????12月22日,家住茄子溪街道永豐社區的張佩榮險被非法集資騙去養老錢,幸得社區幫助才免于上當受騙。
????當日,73歲的張佩榮去菜市場買菜,途中接到一陌生男子的電話稱,他們的理財產品有高額回報,買得越多賺得越多,同時詢問有無興趣詳細了解。張佩榮抱著聽一聽并無大礙的想法,便放下手里的菜籃子聆聽了片刻,果然被對方步步說服,最終決定返回家中拿存折到銀行匯款五萬元。
????從家里出來,張佩榮遇到了丈夫趙昌烈,他剛剛參加了社區開展的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聽妻子張佩榮的講述后,便覺得此事有蹊蹺,很像在宣傳活動中講到的一個案例,便提議不要匯款。但張佩榮正在興頭上,于是兩人發生了爭執,便一路來到社區尋求幫助。
????“妹兒,就是這個電話,說是一個理財產品,高利息,你幫我看看是不是詐騙哦?”張佩榮對社區工作人員曾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曾真一看,此電話并未顯示對方號碼,再結合張佩榮對電話內容的描述,立馬就認出這是非法集資詐騙電話的常用套路,告知張佩榮不要盲信。
????“哎喲,我差點就被套路了,這都是我和老伴的養老錢啊。看來社區開展的法律宣傳活動我還是應該去聽聽,免得連基本常識都不懂,容易被騙。”張佩榮拉著曾真的手說。
????社區工作人員曾真介紹,非法集資的形式多樣,隱蔽性和欺騙性也越來越強,只要不相信來路不明的電話、講座,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就能避免上當受騙。(見習記者 謝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