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釣魚嘴半島延伸至江水處的“觀舟路”,因可欣賞到江中穿梭往來的船只而得名;位于濱江灣區的“美渡路”,其周邊區域著力打造以“工業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觀,寓意大渡口美好的發展未來……路名、街名、居民住宅區名都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
“除居民住宅區、路、街、巷、橋梁、隧道外,還將門牌、道路指示牌、電子地圖等地名使用情況,以及地名標識標牌文字拼寫情況、缺損等納入清理整治范圍。”大渡口區民政局地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2月,區民政局主動與區城市管理局、區交通局等地名相關部門聯系,形成地名文化保護合力。本次地名集中清理整治中,區民政局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科學合理制定地名規劃,將鋼花支路、躍進路等存在路牌標志不規范情況進行整改。截至目前,我區已清理出23條標注不規范的地名并完成修改更換。
記者還了解到,自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啟動以來,區民政局堅持“邊普查、邊應用”原則,對大渡口區地名文化保護工作進行調查研究,編制了新版大渡口區行政區劃地圖,對居民點、大型企業等在地圖上進行準確標注,為轄區鎮街之間社會事務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我區正在開展義渡古鎮、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等地名文化視頻拍攝工作,通過宣傳視頻,傳承保護我區地名文化。”地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區城市開發建設,新地名也日漸增多,當前區民政局正組織工作專班,著手編寫《大渡口區地名詞典》,繪制高清“一鎮一圖”“一街一圖”,收錄區內地名專名,從自然、經濟、人文和歷史的角度對其進行解說,收集整理地名檔案,充分展示我區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下一步,大渡口區民政局將積極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應用,讓地名更好地服務經濟文化發展,使地名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記者?陳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