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來到躍進村街道堰興社區,居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一起曬太陽、聊天。此時,已近隆冬,但氣氛熱烈。
????人群中,家住大堰一村的陳家貴老人格外顯眼,只見他站在人群中,為大家分享《社區生活報》的新聞。盡管已年逾古稀,但陳家貴看上去精神飽滿,氣色頗好。
????其實,早在幾年前,退休教師陳家貴的狀態也曾一度低迷。“自從退休后,生活變得單調無趣,也越來越孤獨。” 陳家貴說。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家貴得知社區有一張《社區生活報》,非常感興趣。于是,在工作人員的引薦下,他加入了社區文學藝術社。
????由于工作出色,陳家貴被選為社區文學社負責人,經他手創作的禁止高空拋物、社區好人等故事,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傳播效果。
????像陳家貴這樣的老人在堰興社區并不在少數。堰興社區是典型的重鋼老舊家屬區,老年人較多,大家的生活方式相對單調、乏味。
????為了讓社區老年人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從2018年起,堰興社區開始打造“文化助老”志愿服務工作,整合社區文學藝術社、剪紙協會、集郵協會等9個社會組織,建立每月一次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并圍繞“以藝術之名,聚美育之力,創文化之光,感生活之美”目標開展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組織的帶動下,許多老年人積極參與,并先后衍生出了10支社區文化志愿服務隊伍。他們共同創辦了社區文化節、端午詩文會等主題志愿活動,為轄區居民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服務。
????由于社區關注度提升,“堰興剪紙”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為此,社區抓住機會,積極打造“堰興剪紙”非遺傳承文化,并形成專業化剪紙志愿服務隊伍300人,幫助轄區重病老人籌措善款。
????據了解,田素德是社區一位領取低保金的孤寡殘疾老人。因老人重病纏身,堰興剪紙志愿服務隊發起“幫扶困難老人”公益活動,自發組織愛心志愿者近30人,每天排班為田素德送飯、送水,陪他聊天,并將剪紙手工藝品義賣所得的5000多元收入為老人支付醫藥費用和打造灶臺,幫助老人渡過了難關。
????截至目前,社區組建有四川美術學院、孝誠社工等50名專業志愿者和300人群眾志愿者,開展了攝影、繪畫、剪紙、音樂會等專題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讓老年人過上了有質量的晚年生活。
????正因為如此,在“第二屆重慶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評比”中,堰興社區獲得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稱號。(記者 陳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