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
????村民腰包鼓起來
????“要想花椒收成好,就不能偷懶,把握好每個時間節點進行修枝、施肥很重要?!眹鴳c期間,拱橋村椒農劉啟偉并沒有閑著,他忙著為花椒樹修枝、灌溉。忙完后,他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家里的花椒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收入肯定比去年更可觀?!痹谔沔偅駝ヒ粯拥慕忿r不在少數,這些小小花椒樹在椒農們的精心呵護下變身“搖錢樹”,成為村民們的致富秘訣。
????種植花椒是我區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跳磴鎮已基本形成了以火蔥、韭菜為代表,以“春見”柑橘、葡萄為代表,以花椒為代表“蔬菜、水果、花椒”的三大生產基地,其中,跳磴火蔥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在此基礎上,跳蹬鎮初步建成了一批集生態觀光、鮮果采摘、農家體驗于一體的都市休閑旅游項目,讓村民實現不同程度增收。
????“收入從過去的1萬多元增長至四五萬元左右。”石盤村村民黃秀華是最早種植“春見”的村民之一。她告訴記者,以前,當地村民有種植柑橘的習慣,但多以本地的紅橘為主,經濟效益不高??紤]到市場實際情況后,跳磴鎮在石盤村作出“水果轉型”決定,從種植紅橘轉為更受市場歡迎的“春見”,村民們的收入有了質的提升。
????這些年來,跳磴鎮不少村民都嘗到了種植農副產品帶來的甜頭,村民們的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為了做強鄉村產業,跳磴鎮在技術培訓指導上下了狠功夫。除了定期邀請種植專家開展花椒、水果、火蔥等農副產品種植管理技術培訓,也經常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村民們做大做強,為村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春見”柑橘
????九葉花椒
????完善交通
????助力旅游發展
????“現在好了,道路修好了,公交車通了,上街買東西、賣菜都方便多了。”說這話的是沙沱村村民陳麗,她告訴記者,現在跳磴鎮很多道路都得到了修建完善,不僅是各村到鎮上的道路硬化了,連村民們家門口的入戶道路都修好了,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跳磴鎮著力全域道路的修建完善,鎮域路網逐漸形成,極大方便了轄區群眾的出行。此外,完善的交通網絡也在助力文化休閑旅游等支柱產業培育、濱江灣區等重點板塊打造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10月2日,跳磴鎮南海地球村攀巖處,陳思維在挑戰自己的極限,不遠處的滑草草場上,他的妻子和兒子玩得不亦樂乎。
????陳思維一家來自沙坪壩區,早就聽說南海地球村值得一去。于是,國慶期間,一家人自駕沿著大濱路來到了跳磴鎮。在村民指引下,經跳南路開進了南海地球村。
????“要不是有大濱路,我們根本不會找到這里,也不會收獲這么多驚喜?!标愃季S一家在這里參與體驗了滑草、攀巖、索道、垂釣等多個特色項目,并吃到了這里的自然生態美食。他說,自己發完朋友圈后,立即吸引了“圈內”好友的眼球,大家得知主城竟然藏著這么一個好去處時,紛紛留言要來游玩。
????“我們這里距大濱路僅300米,現在周末一天大約能接待1000人左右,是以前的2至3倍!” 南海地球村負責人介紹,每日劇增的電話預定從側面反映了人氣蹭蹭上漲的現狀,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來自大濱路三期在去年5月的投用。
????遠處,高樓林立;近處,綠意盈盈。走在大濱路上,時不時的能夠看到全幅裝備的騎行人員和跑步健身的鍛煉人員,從他們身上能夠真切感受到無限活力。
南海地球村
拱橋村
大濱路
石盤村花海
金鰲寺
????鄉村夜話
????讓干群對話更有溫度
????日前,在跳磴鎮拱橋村鄉村夜話活動現場,近50名村民共聚一堂,一壺清茶,七八張條凳,大家圍坐一起,敘事聊天,氣氛十分融洽。
????“梁長模家里的房梁有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希望能組織人員修繕一下……”會上,鄉賢議事組組長劉澤貴向村干部反映了特困人員梁長模家里的情況。收集到情況后,村干部馬上安排相關人員對梁長模家里的房屋進行修繕整改,不到一個星期,便將房屋安全隱患去除。
????2014年,跳磴鎮以“民生為基,黨建為繩,說干就干”的服務理念,首次將鄉村夜話主陣地搬到了居民家門前。5年來,跳磴鎮通過鄉村夜話平臺把一系列惠民舉措送到基層,在第一線辦好民生實事,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肯定。
????“之前居民有問題需要層層反映,等待解決的時間也比較長。現在不一樣了,在鄉村夜話活動上,不僅干部講,群眾也講。大家可以積極反映問題,領導干部第一時間解決處理,不僅群眾認可度提升了,工作推進也更快了?!眲少F感嘆道。
????跳磴鎮負責人表示,用鄉村夜話重拾傳統,拉近干群關系,用“扯白話”的方式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鄉村建設才會越來越好。此外,跳磴鎮村干部們還利用農戶們的閑暇時間,以組為單位開展屋場座談,和群眾面對面交流,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聽民意,解民憂。
????不忘傳承
????非遺文化亮相大舞臺
????何青,跳磴鎮南海村村民,1976年開始學習木工,在長期的勞動創作生活中跟著老人們學會了房屋上梁時念誦、傳唱祝福語,為跳磴鎮及周邊鄉鎮的民居建筑施工上梁擔任掌墨師。作為跳蹬目前唯一的“上梁歌”傳承人,何青接觸“上梁歌”已經整整三十年。
????“一座房子四角方,主家修建好華堂,左有青龍配白虎,右有青龍配鳳凰,一進門來喜洋洋,主家修建好華堂……”說起舊時新房子落成時唱“上梁歌”的情形,何青記憶猶新,隨口便唱了一段。
????在何青看來,八十年代是民居上梁習俗盛行的時期?,F如今,上梁儀式有了一些簡化,以前很多規矩都用不上了,但是一般的程序還是有的。談及民居上梁習俗的未來傳承,何青說:“現在鎮里就只有我會這項傳統習俗了,以前很多會的老人都已經去世了,而年輕人又沒有來學的,雖然現在的房屋大多都已經不用上梁了,但我還是希望能有人將這項傳統習俗傳承下去?!?/p>
????在跳磴鎮的積極推廣下,2016年,跳磴民居上梁習俗入選重慶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我區文藝原創作品《唱起歌來上大梁》進入全國18屆群星獎決賽。
????在跳磴鎮這片土地上,老一輩留下了許多讓人懷舊的記憶。除了民居上梁習俗,跳磴鎮還有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工號子,被制作成表演劇目搬上了舞臺,在中國第十屆藝術節上,以跳磴“石工號子”為原型創作的表演唱《跳磴石工號子》一舉拿下了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
????民生實事
????百姓幸福指數高起來
????“新市場干凈整潔,種類非常齊全,買菜方便舒心?!弊哌M新開張的跳磴鎮農貿市場內,場地干凈整潔,菜商有序地在自己的攤位上招攬顧客,前來買菜的李桂芳滿意地豎起了大拇指。
????跳磴鎮農貿市場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跳磴街上的一個露天菜市場,幾十年來,這個菜市場為周邊群眾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近年來,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這個占道經營的露天市場又成了阻礙交通、影響市容市貌、擾亂附近群眾正常生活秩序的頑疾。今年,跳磴鎮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順應城市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新管理機制,在跳磴街修建了一個占地1000平方米,擁有100多個攤位的農貿市場,吸納了露天擺攤的百余名攤販入室經營。
????設施完善的農貿市場不僅給附近居民買菜帶來了便利,更為以前露天賣菜的商販帶來了實惠?!耙郧奥短熨u菜除了風吹日曬,還要防雨,而且一年只能賣半年菜,冬天冷了就不出攤了?!笔卟松特滉惱谡f,“現在賣菜就像‘上班’一樣,市場里環境干凈整潔,再也不怕下雨刮風了,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記者還發現,在菜市場不遠處,有一個近6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場地,這是跳磴鎮為推動公共體育服務均衡發展,為群眾打造的“社區健身點”。這里單雙杠、乒乓臺、太極推手器等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方便過往居民和周邊群眾,隨時隨地參加體育鍛煉,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此外,為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近年來,跳磴鎮積極為村民們修公路、建公廁、安路燈、通自來水和天然氣,并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中,大力實施村莊綠化工程和美化工程,百姓幸福指數逐年提升。
????(記者 王雯 高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