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九宮廟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志愿者招募活動,利用更為專業的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成效顯著。其中,在馬桑溪社區開展的敲門行動中,志愿服務隊為轄區困難群眾、計生特別扶助家庭,空巢高齡老人等群體建立“五色幫扶臺賬”,成立五支“關愛送到家”志愿服務隊,通過敲門“五送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為各類服務對象帶去溫暖,送去關愛。
社區工作人員在居民家中走訪了解情況
????五色臺賬分類建立
????據了解,馬桑溪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老年人多、生活配套設施也有點陳舊。“生怕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出點什么意外,需要多去看一看他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江說,考慮到這一現狀,社區根據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分類建立五色臺賬,開展“敲門行動”。
????據悉,五色分別指橙色:困難群眾、殘疾人,主要是月月敲,對高齡殘疾人或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分類進行日日敲、周周敲。黃色:計生特別扶助家庭,月月敲,傳統節日送關愛、非節日當月送精神慰藉、送歡樂。綠色:空巢高齡老人,日日敲送平安福、月月敲送健康、送歡樂。藍色:下崗失業人員,月月敲送就業政策。紅色:重點關注對象,根據情況不同采取日日敲、周周敲、月月敲,送關愛、送政策、送歡樂、送幫扶。
????不久前的一天,83歲的獨居老人霍碧珍在家突然暈厥,恰逢社區干部敲門,及時給她喂了藥,并送到醫院救治,才讓她轉危為安。“我患有心臟病,每天都要吃藥。那天家里的藥剛好吃完,不巧又突發心臟病,要是社區干部晚來一步,我就真的沒命了。”回想那天的情景,霍碧珍仍心有余悸。由于老伴去世早,唯一的兒子又在外地打工,所以霍碧珍一個人在家時,白天習慣將門開著,方便黨員干部來“敲門”,晚上就把電話放枕頭邊。
????據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霍碧珍是空巢高齡老人,屬于綠色幫扶對象。平時工作人員會每天上門去關心老人,看她有什么需要,有合適的活動也會通知她參加。
????五支隊伍精準幫扶
????幫扶人群確立之后,街道組建了政策宣傳隊、愛心幫扶隊、心理疏導隊、健康互助隊、歡樂文藝隊,為居民送去更為精準的幫扶內容。其中,與高齡獨居老人結對子便是隊伍愛心幫扶對的活動之一。
????“別看我都60多歲了,但在社區的動員下,我也是‘敲門行動’的志愿者了。”日前,63歲的周平蘭在高齡獨居老人王正秀家中簽訂了一份《敲門行動承諾書》:“我鄭重承諾,每天到老人家里敲一次門,每周為老人做一次家務……如果老人遭遇困難,我一定積極給予幫助,及時向居委會反映,尋找更多渠道對其進行幫扶……”
????周平蘭說,她現在還有余力照顧身邊的高齡老人,希望這樣的守望互助精神能一直傳承下去,當將來自己年邁時,也有比她更年輕一點的人照顧她。
????在社區里,類似的居民間的幫扶對子,還有15對。“現在,居民之間相互守望的氛圍已經形成,有誰出遠門都會通知一聲,無論是不是結對,鄰里之間都會互相關照。”陳江說,老人們也習慣了出門就跟鄰居交代去向,以免發生意外。
????五類服務特色各異
????針對不同群體,街道還組織開展了不同頻次的送居家幫扶、送精神慰藉、送健康知識、送就業政策、送歡歌笑語服務。
????在馬桑溪社區活動室里,一場包餃子比賽正在上演。10多名主婦組成了5個參賽小組,隨著比賽哨聲響起,她們各自拿出看家絕活,比速度、比賣相、比味道,大家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在餡料的選擇上,除了家常的白菜、韭菜,還有山野菜、黃瓜、小蘑菇等。包出的花樣餃子更讓人目不暇接,月牙形、元寶形、麥穗形……
????“今天太緊張了,手抖個不停。”參賽的繆婆婆笑著說,沒想到自己年紀這么大了還會緊張,包好的幾個餡兒都露出來了。一旁的王阿姨接過話說,“是呀,我也一樣,手在發抖了。”
????這樣充滿歡歌笑語、氛圍輕松的活動也只是街道志愿服務隊開展的服務之一,接下來,街道還將在現有的獨具特色的志愿服務隊中將依托6大志愿服務平臺開展更多樣化的服務活動。
????據了解,自敲門行動開展以來,通過敲門走訪送關愛的形式,開展“五送”服務4000余次,幫扶困難群眾數千人,為轄區就業困難家庭提供就業崗位1300余個。
????除了敲門行動,九宮廟街道還有四大類志愿服務類型,分別是義診、講座等健康類服務;和群調解室、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等法律幫教;護綠隊、文明勸導隊等改善環境服務;“樂呵呵”“小喇叭”等便民服務。街道也將繼續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將志愿服務活動做得更好。
????(見習記者 張永香 通訊員 袁銣彬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