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涵菓)“童爺爺,您有什么事嗎?有事您打個電話來,我們去您家就是了。”“不得行哦,今天這個事我必須自己來。”近日,家住建勝鎮回龍橋社區的74歲老人童學才,一大早就來到社區,從貼身的口袋里拿出兩頁紙,用手將紙張撫平,鄭重地交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手上。
????“說起修建的這條便道,社區群眾贊不絕口。當初開發商對修建便道規劃設計時就存在缺陷……”原來,童學才所在的龍橋花苑小區7、8號樓之間沒有設置通道,導致居民來往非常不方便,要圍著居民樓繞很大一圈才能到達目的地。于是,有些居民為了方便,就在草坪上任意穿行,導致小區綠化被破壞。“大家踩踏草坪實在是無奈之舉,碰到下雨,泥土泥濘,更不好走。”童學才向記者說道,一方面道路設計不合理,另一方面綠化被破壞也讓很多居民略有微詞。
????在黨建聯席分析會上,居民代表向社區反映了這一問題,得到了鎮、社區的高度重視。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來到小區,多方收集居民的意見,傾聽大家對道路改造的建議。最終,一條近百米的便道出現在居民眼前。
????如今,便道修好了,草坪綠化也得到了恢復,居民們再也不用擔心出行不方便了。“便道修好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況再也沒有了。我每天都要走這條便道,每每經過,心里都是感動,所以按捺不住內心的感情,給社區送來了感謝信。”童學才說,其實不止自己一個人,小區的居民們都非常感謝社區為大家做的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