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祎恩)“自從安裝了‘電子眼’,居民住得更省心、更放心了。”在八橋鎮半島逸景居住的曹紅友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在小區已經住了2年,“電子眼”安裝后,到了晚上,他直接把電瓶車停在小區內的停車通道上。“停車通道對面墻壁上有‘電子眼’24小時盯著,我很放心。”
據悉,八橋鎮在半島逸景公租房片區啟動了“雪亮工程”,365個高清攝像頭已經全部投入使用,讓小區的治安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小區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
居民心聲?小區需要增設監控攝像頭
八橋鎮半島逸景公租房片區有5個組團,隨著住戶的大批量入住,社區人員流動性不斷增強,管理復雜,環境、治安等方面的問題日益顯現。
今年年初,八橋鎮在半島逸景公租房片區開展“民情大走訪”活動中,一些居民提出了在小區內增設監控攝像頭的建議,于是,八橋鎮將這一建議列為今年要完成的民生實事,預計用半年時間將監控覆蓋到公租房片區各個角落。
八橋鎮綜治辦主任李先鋒介紹,在工程前期的籌備過程中,鎮領導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召開馬路辦公會,現場指導落實項目,組織居民代表對工程質量、進程、實用性等多方面進行監督,對工程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見,并及時完善。
“‘雪亮工程’透過各個角落的監控攝像頭,將視頻監控范圍從小區重點區域和主次干道延伸到背街小巷,控點連線扎起‘電子圍欄’,實現了盲區有效監控管理。”李先鋒告訴記者,半島逸景公租房片區5個組團的視頻監控分別配備了“智能防控分析系統”,具備人車物異常行為檢測、車牌識別、人臉識別等功能,方便公安機關在海量信息中鎖定可疑人員、準確篩選定位、實施精確打擊,極大增強了整個轄區的治安防控能力。
最佳助手?高空“天眼”讓小偷無處可逃
7月2日凌晨0點36分,一名形跡可疑的男子進入逸景社區B組團,在2棟居民樓前的電瓶車停車通道上來回轉悠,行為怪異。在逸景社區綜控室,值班人員通過監控平臺發現這一情況,立即通過對講機將發現的異常告訴了小區巡邏隊員。該名男子正拿出作案工具盜取電瓶車時,巡邏隊員們立馬將他逮住,并且撥打了報警電話。
隨后,民警將男子帶回了派出所,并通過車牌號查詢到了失主,將電瓶車歸還給了失主。說起“雪亮工程”,逸景社區居民劉桂芝連連稱贊:“我們小區流動人口較多,管理相對困難。但自從小區安裝了高清探頭,啟用了人臉識別功能后,偷盜現象明顯減少了,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劉桂芝抬頭指著樓棟門前上方安裝的高清攝像頭告訴記者,這都是它們的功勞,24小時“不眨眼”地給大家保平安。
不久前,一名值班人員在監控系統大屏幕前,發現小區外有一群人拿著兇器將要打架,立即通知了正在附近巡邏的民警,這場矛盾被及時化解。
據介紹,365個高清攝像頭分別設在了公租房片區公共活動區、庭院周圍和社區的各個路口等地方,值班人員實行24小時輪流監控,社區內任何異樣狀況都難逃攝像頭的“火眼金睛”。
提檔升級?10分鐘對小區巡視一輪
據介紹,“雪亮工程”是以區、街鎮、社區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過三級綜治中心建設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監看視頻監控,共同參與治安防范,從而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在逸景社區綜控室,記者看到,桌上幾臺電腦,一塊大顯示屏掛在墻上。24塊屏幕,每十秒切換一次,依次轉播社區內365個攝像頭的監控影像,實現了10多分鐘就能對小區的一輪完整巡視。“我們的監控攝像頭安裝的是全新的網絡高清攝像機,拉近了能看清人臉。”在技術人員的示范操作下,監控調取了小區攝像頭,拉近后透過屏幕,車牌牌照清晰可見。
“‘雪亮工程’做到了層層把關和管理,能有效進行治安防控。”李先鋒說,一項工程能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讓老百姓獲得實惠,感到實用,說明這項工程是接地氣的民生工程。
家住半島逸景公租房片區的羅春說:“老百姓非常支持在小區內安裝高清視頻監控,不僅可以威懾犯罪分子,還可以隨時掌握小區治安情況,讓‘雪亮工程’真正成為守衛群眾、服務群眾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