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翠園社區志愿者楊洪斌接到一條手機指令,讓其立即前往86歲空巢老人張序倫家中維修水管。
????楊洪斌立馬帶著工具趕到老人家中,將正在漏水的管道修好,并在離開時掃描了老人家中設置的二維碼,用手機實時打卡上報上門服務情況。
????通過手機給楊洪斌下達走訪任務的,正是大渡口區委為解決基層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搭建的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
????自去年初投入運行以來,大渡口區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已連通16個部門數據,開通50多項網上服務功能,實現了對轄區組織、機構、人、事、物相關信息“一張網”智能化管理,為基層黨建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一網同臺
????試圖破解基層黨建難題
????大渡口為何要專門搭建一個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這,還得從前年的一次調研說起。
????2017年10月,大渡口區委組織部深入全區8個鎮街的60多個社區調研時發現,基層治理存在著三大突出問題:一是社區黨組織對轄區情況掌握不夠全,轄區內的各類組織、機構、人、事、物相關信息長期條塊分割;二是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程度不夠高,居民群眾參與面也比較窄;三是社區黨組織習慣于單兵作戰,沒有有效組織動員轄區機關事業單位、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力量參與基層治理。
????要解決這些基層治理的問題,大渡口如何在新時代強化黨建引領的作用?
????他們是這么做的:去年初,大渡口區委啟動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建設,明確要求該平臺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將轄區所有組織、機構、人、事、物相關信息匯集一起,納入“一張網”進行智能化管理。
????去年2月,大渡口區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開通了組織機構管理、人員管理、城市部件管理、村社區事務管理等功能,實現村(社區)黨組織對轄區11832個組織機構、368982名居民、19870個城市部件、163097件村(社區)事務的全面管理,并通過“大渡口黨建云服務”微信公眾號為居民提供50多項服務。
????與此同時,大渡口區委還配套建立了信息采集更新機制、包片走訪聯系機制、問題辦理反饋機制、信息安全保障機制,確保智慧云服務平臺高效運行。
????聚焦服務
????方便群眾網上辦事
????“這個智慧云服務平臺的功能非常強大,不過居民通過手機微信公眾號操作卻非常簡單。”大渡口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其中的網上辦事大廳、村社事務、設施管理等板塊頗受歡迎。
????3月16日,建勝鎮百佳園社區居民范治水老人在家人的幫助下通過“大渡口黨建云服務”微信公眾號申請辦理老年優待證。一周后,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煒將證件送到了老人的家中。
????“手機上辦證太方便了!”張煒介紹,“居民點開‘大渡口黨建云服務’微信公眾號,選擇網上辦事大廳板塊,就可用手機辦理入學報名、殘疾人證、老年優待證等12項事務。”
????網上辦事大廳操作非常方便,居民群眾只需通過微信在線申請并拍照上傳圖片資料,后續工作全部交由社區代辦。對于需要提交紙質材料的事務,社區工作人員還提供上門收取服務。證照辦理完成后,社區工作人員在入戶時送達居民家中。
????其中,社區黨組織書記還可以在平臺上配置走訪任務,安排工作人員為居民提供上門服務。大家領到的任務是否完成,社區黨組織書記可以在線督查并銷號。
????九宮廟街道創新社區居民劉仁貴本是一名下崗工人。去年,創新社區黨委書記羅孝炳將幫扶劉仁貴的專項走訪任務從平臺上配置給工作人員郭文藝,要求持續關注劉仁貴生活情況,并盡可能幫助他實現再就業。后來,郭文藝多方協調幫劉仁貴找到一份穩定的保安工作,在手機上完成任務銷號。
????除了社區黨組織依托平臺主動服務外,居民還可通過“大渡口黨建云服務”微信公眾號,直接向社區黨組織反映問題、尋求幫助。
????“沒想到,我掃了一下電桿上的二維碼,就反映了路燈報修情況。”新工書苑社區居民任華口中的二維碼,是大渡口區為主要城市部件標識的二維碼“身份證”。群眾發現公共設施損壞情況,就可立即掃碼向社區報修。
????建勝鎮百佳園社區臨街門面曾兩次出現被盜情況。該社區黨支部運用平臺“安全巡邏”功能后,在轄區設置了67個安全巡邏點,督促物業公司保安人員按時到各巡邏點掃描二維碼打卡,有效防范了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發生。
????“只有平臺實用,群眾才會愛用。”新工社區黨委書記袁銣彬說,大渡口區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操作簡單易學、服務方式高效靈活,反映問題快捷高效,贏得了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廣大群眾普遍歡迎。
????截至目前,“大渡口黨建云服務”微信公眾號已辦理了163097件社區事務,其中收到巡查巡邏掃碼匯報情況160246次,處理839件居民反映問題,辦理證件542件。
????匯聚力量
????引領基層治理抱團突圍
????如今,大渡口的這“朵”黨建智慧云,已成為集聚黨員群眾的網上新家園。
????“茲定于5月15日,在社區黨員活動中心召開本月主題黨日,歡迎準時參加。”看到百佳園社區黨支部發來的手機信息,流動黨員楊潤秋無比感慨地說:“我大學畢業,剛搬到社區居住,馬上就收到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發來的短信通知,組織沒忘記我,我也盡量參加。”
????流動黨員作為“生面孔”,社區黨組織如何做到及時精準了解?
????“靠的也是智慧云。”大渡口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現在,通過連通全市黨建信息平臺大渡口區黨員數據,再通過黨建聯席會收集信息,結合走訪摸排核實,從技術和工作機制兩個層面保障社區黨組織能夠掌握生活居住在轄區內的黨員情況,精準通知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義務,實現流動黨員異地“安家”。
????這朵“智慧云”不僅召集了黨員,還連接起了大渡口的千家萬戶。廣大熱心群眾及轄區單位積極“發光發熱”,切實推動基層黨建“聯”起來、“動”起來、“活”起來。
????有的群眾熱心參與社區風險隱患巡查,將以往安全穩定風險防控由社區“單兵作戰”變成眾人“團隊協作”,實現了風險源一鍵拍照上傳,平臺立刻跟進處置。
????有的轄區單位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依托平臺將互不隸屬、層級不同、領域多元的組織、機構聯系起來,促進了工作聯動,營造了互動互促、相輔相成的資源共享體系。
????有的單位積極參加基層黨建形勢分析調度會、黨建聯席會和民情分析會,通過平臺為轄區發展獻計獻策、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
????“大渡口的基層黨建智慧云服務平臺,探索出了以創新黨建平臺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有效路徑。”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教授張志勇點評道,“它實現了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是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重要體現,是新時代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