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楠)5月10日上午,2019年大渡口區教育大數據實施部署現場會暨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綜合素質數據采集工作啟動會在茄子溪小學舉行。市教委、市評估院相關負責人,區教委、區進修校、全區各中小學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茄子溪小學、區數據辦分別匯報了教育大數據工作試點情況、區教育大數據工程情況。
????茄子溪小學負責人說,按照區教委大數據工程提出的“助力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學校積極推進“二維碼簽到”“云課堂”“我的足跡”“好習慣銀行”等數據采集工具應用的推廣,“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力圖實現基于數據的科學教研,助力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活動中,茄子溪小學教師劉潔、徐媛分別以云課堂《伯牙絕弦》和“好習慣銀行”的德育工作情景,區實驗小學以“智慧少年的一天”的情景展示,展示了大數據在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我校設定了‘課前禮’‘課間禮’‘用餐禮’‘孝行義渡’‘好人好事’五個德育養成項目,并在五個項目下設立10個子項目,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為學生打分,并按時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據徐媛介紹,“好習慣銀行”讓德育管理變得更精準、更科學、更有實效。
????據了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的系統評價,是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意義重大。而我區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綜合素質數據采集工作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基礎支撐性工作,我區將結合教育綜合改革,在全區范圍內運用“我的足跡”“二維碼簽到”“網絡閱卷”“教研指導”等“教育數據采集小工具”,有效、高效、真實地采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支撐數據”。
????隨后,還舉辦了《數據驅動的學校教學與管理變革》講座、“基于數據建設下的智慧教育發展路徑探索”沙龍活動環節,為我區教育工作者帶來更多思考。
????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區投入使用的“入學信息采集”“我的足跡”“我的記錄”等小工具,協同工作,共同構造了一個“智慧教育生態圈”,實現了教育簽到“隨手掃”、學習軌跡“及時現”、家庭作業“隨時做”等功能,實現了一線教師在工作中“伴隨式”采集第一手教育數據,幫助教育大數據在學校落地生根,讓數據支撐下的教育評價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