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幫扶工作做得很到位,有困難,找街道,這句話準沒錯!”近日,記者來到躍進村街道,了解街道扶貧幫困工作開展情況時,一戶得到街道幫助的居民說道。
????“一事一議”擬定精準扶貧幫困工程實施方案,動員部署到位;對在冊困難群眾精準排查到位,實施動態管理;幫扶措施到位,堅持問題導向,綜合施用政策手段,有效整合就業創業、住房安全等領域資源,打好扶貧幫困政策“組合拳”;督查考核到位,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檢查、專項考評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打贏打好精準扶貧幫困攻堅戰的工作合力。
????真情付出“一事一議”鋪平惠民路
????“王老師,根據相關政策,你可以申請市級救助基金,申請基金需要以下材料……”近日,社建科工作人員羅婭在審核低保申請材料時,發現堰興社區居民王建軍符合條件,決定幫助他申請市級救助基金。
????王建軍今年50歲,患有重大疾病,離異無子女,在2017年10月初,街道了解到其病情加重,便為他申請了緊急臨時救助,將他送至重鋼總醫院住院治療,并安排了工作人員對王建軍進行照護,自此王建軍成為了街道的長期重點關注對象。
????“因為王建軍自身情況在救助時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撐,我們街道采取了‘一事一議’制度,向市衛計委、區民政局、市紅十字會協調救助資金,通過多重手段,對其進行救助。”羅婭說。
????后來,王建軍的病情開始反復,因病情特殊,在治療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我們街道與王建軍結對的工作人員,與醫院進行多次溝通,讓治療過程盡可能順利些。”
????“街道召開精準扶貧幫困再動員部署會,共結對幫扶困難群眾160余人,在定點幫扶特殊困難群眾的工作過程中,做到‘一事一議’,科學合理采取幫扶措施,既主動作為,又量力而行。”躍進村街道社建科負責人說。
????建立檔案動態管理幫扶940人
????“又來看我了呀,真的很感謝你們這么關心我。”4月30日,今年81歲的呂秀蘭看到躍進村街道社建科工作人員劉芮玲,熱情地招呼她坐下。
????家住躍進村街道躍新社區的呂秀蘭,因腦溢血半身癱瘓,現與老伴居住在一起,屬于困難群眾。宣傳扶貧幫困政策,詢問健康狀況、登記個人數據……劉芮玲完成了呂秀蘭的信息登記后,又來到了大堰社區,準備對一名50歲,患有癌癥的困難群眾進行造表登記。
????劉芮玲負責的《躍進村街道特殊困難群眾基礎臺帳》,需要將困難群眾的家庭月總收入、家庭成員及居住人員基本情況錄入系統,并根據困難群眾狀況的變化隨時更新數據,做到按困難類型和困難程度分類健全完善基礎臺賬,“一戶一檔”“一戶一策”建立幫扶檔案,實施動態管理。
????“我們將困難人群分為了A、B、C三類,并建立了《躍進村街道精準幫困人員臺帳》《躍進村街道特殊困難群眾基礎臺帳(試行)》,臺帳上的數據一個季度或半年更新一次。”據介紹,街道建立精準扶貧幫困對象排查管理工作機制,截至今年3月底,已對940余名在冊的困難群眾進行了全面核查。
????打好“組合拳”綜合運用幫扶手段
????4月27日,躍進村街道社建科來了一名老人,他口齒不清,說話也沒有邏輯,經過多番問詢,羅婭才了解到他的基本信息,“他叫余群,今年73歲,大堰社區居民,獨居,患有腦溢血,想要辦理臨時生活救助,但不能提供證明材料。”
????“針對證明材料獲取困難的情況,我和同事多次前往渝北區洛磧社區,才完成了相關資料的采集工作。”據羅婭介紹,余群的低保審批工作已經完成,臨時生活救助已開始發放。
????“今天下午,我們還要協調社工為轄區的李氏兩兄弟清洗身體,哥哥40歲,弟弟30歲,都患有重癥肌無力,我們幫助他們申請了殘疾人陽光家園補助、低保。”殘疾人助理員邱紅衛說。
????“協調各方用足、用好、用活各類救助幫扶政策,綜合施用政策手段,打好扶貧幫困政策‘組合拳’。”據社建科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街道共辦理落實最低生活保障1135戶次、1429人次,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150余人次。
????“近年來,街道開展節日慰問專項檢查,通過查臺賬、電話詢訪等形式,對現金慰問群眾情況進行抽查……”記者獲悉,街道已建立健全了定期督查檢查、專項考評工作機制,推動形成打贏打好精準扶貧幫困攻堅戰的工作合力。(記者李楠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