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月,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與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這就是著名的“五四運動”。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如今,青年才俊濟濟一堂,在團區委的號召下,他們接過五四菁英的火炬,用奮斗的青春傳遞最美的“五四”精神。近年來,在區委和團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的關心支持下,團區委緊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到我區的改革發展各項事業中,譜寫了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青春華章。
????打造“一團一品”新格局 各具特色
????在悠悠江畔,常常會見到這樣一支青春的隊伍,他們舉著顯眼的旗幟,邁著輕快的步伐,穿著綠色的服裝,青春的臉龐綻放著光彩。行走在長江邊,他們用自己的雙腳丈量江岸線的長度,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潔凈家園,用實際行動助力“河長制”。他們來自不同的基層團組織,然而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小青”。
????“河小青又來了!”附近居住的居民們看著眼前的這一支洋溢著青春活力的隊伍,激動地朝他們揮著手。在隊伍里,有熟悉的老朋友,也有陌生的新面孔。宋丹就是其中的“熟面孔”之一,她舉著“河小青”志愿服務隊的旗幟,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這一段路程,她已經走過無數次,每一道溝壑,每一塊石頭,都深深印刻在她的心中。宋丹說:“我是土生土長的大渡口人,從小就靠江而居。隨著‘河長制’的開展,大渡口水清岸綠的場景又回來了。作為年輕人的代表,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自然是義不容辭地加入到‘河小青’的隊伍中來。”
???近年來,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河小青”志愿活動,團區委逐步確立“河小青”“1+3”行動模式,即建立“1”個常態化巡河護河機制,以承辦市級行動、主辦區級行動、常辦基層行動“3”個層次推進工作。
????而“河小青”志愿活動只是團區委開展特色基層團建工作的縮影。在過去的一年里,團區委共打造區級基層團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點13個,開展16個特色團建項目,各特色項目緊密圍繞“兩高”建設重點工作任務以及本單位本系統黨政中心工作,切實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對助推中心工作做出了有益貢獻。
????關注青少年維權和發展 步伐堅定
????2018年9月15日,來自忠縣的30名貧困家庭的孩子,輾轉乘車來到重慶主城。在這30名孩子中,有很多從來沒有出過村子的孩子,緊張和不安充滿了他們的內心,但是對于外面世界的好奇探索也讓孩子們躍躍欲試。剛踏上主城的土地,孩子們所有的局促都煙消云散,因為來自團區委的青年志愿者們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對他們噓寒問暖,緊緊相牽的雙手,傳遞最溫暖的真情。
????在青年志愿者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三峽博物館,親身感受重慶的歷史和文化;走進白公館、渣滓洞,體會愛國前輩們英勇奮戰的大無畏精神;在南濱路,孩子們盡情欣賞重慶的夜景,開心的笑容在柔美燈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重慶科技館里有趣的科學實驗,同樣帶給孩子們無窮歡樂。
????近年來,團區委持續開展對口支援忠縣工作,通過“手拉手”“冬日陽光”等活動的開展,累計為數百名忠縣留守困難兒童送去關愛。
????在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路上,團區委步伐堅定。2004年,“莎姐青少年維權崗”誕生,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方面,“莎姐青少年維權崗”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團區委還與法院共同成立“陽光助苗”關愛基金,幫扶涉訴的未成年人。“莎姐青少年維權崗”、“陽光助苗”關愛基金先后獲得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金獎、銀獎,我區更是成為了全國第一批青少年權益工作創新試點區縣,團區委獲評重慶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無數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會形成燎原之勢。團區委就是這樣的組織,把每一個青年團結在一起,如同水滴匯成涓涓細流,一路奔騰,最后匯入汪洋大海。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年們不僅是建設國家的棟梁,也是志愿服務的生力軍,更是承前啟后的橋梁。
????助力青年企業家騰飛夢想 多方聯動
????這幾天,位于我區微企夢工場的司煜公司里,來了一群“醫生”,他們深入企業,詳細詢問每位員工的工作情況,給公司創始人曹雄“開藥方”。但是這些“醫生”卻沒有行醫資格證書,他們只有實打實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原來,他們都是團區委開展的“青鋒計劃之創業巡診”的創業導師。
????對企業“望聞問切”,就公司項目目前經營情況及發展規劃,發現項目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和青年企業家們一起交流,分享心得,對創業青年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現場會診……
????“青鋒”銳利,精準擊中青年企業家們的需求。除了手持“青鋒”這把長劍,團區委舞動絲袖,把我區的青年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青年聯系起來,匯集青年之力,共同進步求發展。去年,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團區委會同相關部門聯合舉辦“渝創渝新長江經濟帶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搭建兩岸創業青年交流合作平臺,承辦第十屆“重慶臺灣周”海峽兩岸(重慶)青年創業研討會(大渡口站);加強對外交流,承辦“重慶-新西伯利亞”創業孵化器雙向交流項目。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青春的河流靜靜流淌,兩岸風格無限昂揚,我們的夢乘著清風遠航!(記者 張涵菓/文 李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