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楠)74歲的王遠新,可以說是茄子溪街道一位知名的“老頭兒”,在濱江社區,他一直都是老吾老活動中心的具體負責人。從黑發到白發,住在這里幾十年的他,始終對街坊鄰居和藹可親,有求必應。尤其是退休之后,更是為大家伙兒的柴米油鹽“操碎了心”。
????后來社區拆遷,大部分居民搬遷到了建勝鎮建新社區,家住半島逸景公租房的王遠新,卻經常去建新社區,看看老鄰居,幫幫老朋友,他說,老朋友們住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快樂老家”。
????個人簡介
????王遠新,今年74歲,共產黨員,茄子溪街道濱江社區第一黨支部書記、濱江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在職期間,積極開展“老街坊”便民服務,解決居民群眾困難;自覺學習政策文件,積極為居民解答疑難問題,爭取居民群眾理解支持;多次組織開展《“榜樣面對面”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宣講活動。2012年被評為大渡口區首屆優秀居民骨干,2015年被評為大渡口區敬老愛老先進個人,2016年被評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2017年被評為重慶好人。
????跟著居民走 扎根新社區
????在建勝鎮建新社區老吾老老年活動中心,七八位老人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電視機、報紙。當一頭白發、滿面笑容的王遠新走進來時,屋里的氣氛很快熱鬧起來。
????“王大哥,快過來,上次你幫我找的養身資料你還能幫我再找些不?”最先招呼王遠新的是湯大姐,今年67歲,石棉廠退休職工,患有肺部疾病,熱衷養身,但由于不會上網,只能拜托王遠新幫她上網查找。
????“王孃孃,我又幫你打聽到一家養老院,考察過了,環境還不錯。”王遠新找到了獨自看報的孤寡老人王孃孃,遞過去幾份資料。
????跟老人打完招呼,王遠新開始處理老吾老活動中心的事物:有要求增添兩臺圍棋象棋桌以及室內增添健身器材的,也有反映VCD損壞的……
????自從今年年初,王遠新志愿成為了建新社區老吾老活動中心的負責人后,每天都被各種瑣事包圍。
????“我們濱江社區的大部分居民都搬遷到了建新社區,到了新的環境,很多人不習慣,我想為他們盡一點綿薄之力。”王遠新說。
????“他手機24小時開機,他還會定期給需要重點關愛的居民打電話關心問候,誰生病了,誰家里有困難了,總是隨叫隨到。到最后,甚至有些居民在家里受了孩子們的‘委屈’,也都愛找他來嘮叨嘮叨。”王遠新的老伴劉寶紅說。
????不忘老朋友 常回家看看
????因為被老鄰居需要著,直到最后一名居民搬離濱江社區前,王遠新都會抽時間回去看看。“當時想著就坐半個小時車嘛,而且還要幫伍大姐、鄭大哥老兩口和鄒孃孃找住處。”王遠新說。
????2017年初,鄒孃孃所在樓棟要整體拆遷,幾十戶老鄰居都搬家了,現在只剩下寥寥可數的幾戶。鄒孃孃是孤寡老人,眼睛、腿腳都不好,曾是同一個廠的王遠新不放心她一個人居住,王遠新和妻子每周都會來看看她好幾次,幫她買菜、做家務和聊天,幫她找住處的“大事”更是熱心出力。
????“鄒孃孃,我來幫你來了。”鄒孃孃要搬家了,可她的老同事王遠新卻比她還忙活,又是幫忙打包東西,又是到新屋子做清潔。“我們希望她不要搬得太遠,這樣大家來看她,照顧她方便些,遇到什么困難了也好找人幫忙。”王遠新說,幸好,鄒孃孃在他所住小區附近租到了房子。
????王遠新說,他愛管閑事的習慣在1998年就養成了。當年,在濱江社區書記陳淑容的邀請下,王遠新成為了濱江社區第一黨支部書記,負責100多名黨員的黨組織生活。由于部分黨員沒有住在濱江社區,且相隔較遠,王遠新為了確保每個月的黨組織活動的順利召開,幾乎每月都要打40多通電話,個別距離較遠的黨員還會上門看望。
????近年來,王遠新認真學習政策文件,積極做好社區的“播音器”。
????2018年,王遠新通過第一支部黨員微信群推送《致全市黨員干部的倡議書》《致全區市民一封信》等文章40余篇;在茄子溪街道辦事處、濱江社區黨委、港務物流有限公司、建勝鎮建新社區等單位多次開展《“榜樣面對面”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宣講活動。
????熱心“和事佬” 溫暖老社區
????“聽說了沒,老王跟他老婆和好了!”“我早就曉得這件事了,哎呀,不容易啊!”近日在建新社區老吾老活動中心,剛搬到建新社區的原石棉廠職工李大姐談起了八卦。提起老王和姚姐和好的事,大家都說“和事佬”王遠新功不可沒。
????今年69歲王哥和64歲的姚姐于1976年結婚,可婚后感情不好,便協議離婚,準備辦離婚手續時卻因女方結婚證上的名字和身份證上的不一致沒離成。后來,姚姐帶著女兒搬了出去,剩下老王獨居,兩人這一分開就是20多年。
????這一晃就到了2016年底,廠里房屋拆遷,老王居住的房子也在拆遷之列,這讓社區“和事佬”王遠新找到了合適的時機。
????“我從2004年起就開始關注老王,他一個人生活,很孤獨。”王遠新回憶。雖然王遠新幾次試圖幫老王和姚姐調解都沒有成功,但一遇到老王,他就找機會“套近乎”:“你啷個吃這么差哦。”衣服還是洗一下啥。”……就算老王沒好氣地回答:“哪個要你管!”王遠新還是時常主動找他搭話,一來二往的,老王有什么心里話也會跟王遠新講。這次房子要拆遷,老王告訴王遠新,拆遷后,他打算買一套房子住。王遠新聽后,趁機給老王做思想工作:“姚姐那里不是有房子嗎?你搬過去住,還能省下買房子的錢留給女兒。”
????剛開始,老王并不同意,可在王遠新和鄰居們的多次勸說下,他終于動搖了,主動找到王遠新請他幫忙調解。在王遠新等人的幫助下,老王與姚姐開始有了往來。2017年1月,王遠新把老王一家都叫到社區調解室,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勸解,吵了20多年的老王和姚姐終于和解了。
????王遠新說,自2013年7月協會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402件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在90%以上。社區很多居民手機里都存有“和事佬”的電話,大家一有事,便向他們求助。
????記者手記
????初見王爺爺時,一頭銀白的頭發,一身簡潔的中山裝,正在笑呵呵地和社區工作人員討論,陳婆婆的一百歲生日宴會細節。討論的同時,還在手舞足蹈的比劃著,仿佛是自己過生日一樣。是的,這就是王遠新爺爺,一位對待居民事情比對自己事情還上心的一位老同志。
????盡管他的步伐不再矯健,但為大家奉獻的決心不減。他默默地將居民的訴求牢記在心,靜靜地思索解決居民難題的方式方法。就是這樣一位好人,他溫暖了整個社區。
????離休后為社區無私奉獻30余載,開展黨組織生活、帶領大伙兒美化小區、照顧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成立“和事佬”協會……在王遠新心中,黨員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退休不褪色。他和老鄰居、老朋友們一起建設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