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天空下起小雨,下午兩點半,肖祖華準時來到春暉路街道錦愉社區多功能會議室。坐在桌前,他攤開筆記本,等待著前來咨詢的居民。這只是他一次普通的進社區“值班”,作為一名社區法律顧問,肖祖華每周一都固定到社區開展普法講課,為群眾答疑解難。
????據介紹,春暉路街道通過法律顧問進社區,降低援助門檻,擴大援助范圍,全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使法律援助能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法律援助“門檻”降低了
????肖祖華走進社區,最初只是律師事務所的安排。從去年開始,錦愉社區與律師事務所合作,開展了法律顧問進社區活動。
????不久前,錦愉社區居民陳麗娜(化名)跟丈夫鬧離婚,無家可歸只能住在社區辦公室。由于陳麗娜身患殘疾,無法外出工作,也沒有經濟來源,正當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法律顧問肖祖華伸出了援助之手。
????“陳女士,你可以向春暉路街道司法所申請法律援助,如果申請成功,法律援助中心會替你安排公益律師。”肖祖華這句話給了陳麗娜莫大的勇氣和希望。隨后,肖祖華與陳麗娜一起來到街道司法所,將申請人的具體情況上報給司法所,希望能得到法律援助。
????春暉路街道司法所本著“應援盡援、能援就援”的原則,降低法律援助門檻,針對殘疾人、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農村貧困人口和失業、下崗人員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的受援范圍。
????在這期間,肖祖華一直作為陳麗娜的法律顧問,積極幫他解決、處理法律援助的相關事情,一直到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陳麗娜的案件,并簽訂了援助協議,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師為她提供法律服務。
????陳麗娜說,法律顧問是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自己的不管官司是輸是贏,心中都永遠充滿感激。
????全面升級法律顧問值班制度
????肖祖華介紹,他已為社區低保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咨詢服務20次,免費參與調解鄰里糾紛30余件。
????時間長了,越來越多的居民認識了肖祖華,遇到急事就撥打他24小時的咨詢電話。
????肖祖華表示,作為法律顧問,要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普法宣傳等服務,按照要求,他每月至少進社區服務4次或累計服務12小時,遇有需要隨時介入。“其實,調解矛盾糾紛完全是公益性質,遠比打官司付出的心血多,這就要求公益律師業務素質高,有奉獻精神。”
????據了解,春暉路街道充分挖掘、統籌全區律師資源,加強與律師事務所的溝通協調,精心挑選了專業能力強并且熱心公益事業的律師走進社區,全面升級公益律師值班制度,每周至少進社區1次,每次接待群眾咨詢不少于3小時,真正做到律師服務群眾“零距離、不缺席、不打烊”。
????“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外,也受文化的限制無法用自身力量化解和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要做的還有為他們釋疑解惑。”街道司法所負責人如此說道。為此,春暉路街道還開展法律“六進”宣傳活動,向群眾宣講法律知識和維權途徑,提高市民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援助知曉率。
????志愿隊伍壯大應援盡援更多
????不久前,春暉路街道開展了一場“公益律師在身邊”法律援助活動。一位79歲高齡的老人拿著律師現場代寫的遺囑,感動得熱淚盈眶。
????老人名叫羅喻香,她希望“公益律師”能夠幫她完成一個心愿。原來,老人考慮到長子生活困難,欲賣房資助。但老人又擔心,將唯一一套住房出售后,生活無人照料。為此,她想書寫一份遺囑,要求兒子必須贍養照顧其直至去世。
????羅喻香說,為了找人代書遺囑,她也曾找過法律人士,然而由于費用過高只得放棄。當天,聽說“公益律師”要來社區,老人趕到活動現場,并受到律師李麗的熱情接待。在咨詢完后,老人一邊口述,律師一邊代書遺囑,并逐字逐句念給她聽。臨走時,老人緊緊握住律李麗的手,連聲說道:“謝謝我的‘公益律師’。”
????“每當我看到一個個困難群眾通過我們的幫助維護了公平與正義,重新揚起生活的勇氣和希望,我深深感受到法律援助付出和收獲的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人間真情。”采訪中,李麗律師的一席話語深深打動了記者。
????眾人拾柴火焰高。目前,春暉路街道擁有法律顧問1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30名、提供法律咨詢178人次、舉辦法治宣傳活動48次、調處矛盾糾紛290起、協助申請法律援助2件。(記者 高祎恩/文 奚尊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