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茄子溪惠豐社區,有這樣一支年輕的志愿者隊伍。他們身穿綠馬甲走在為轄區空巢老人、獨居老人提供愛心志愿服務的陽光路上,日夜兼程,風雨無阻。
????這支隊伍成立于2014年,成立至今每月至少開展兩次活動。服務項目包括陪空巢老人、獨居老人過節、聊天、過生日,幫老人代繳水電氣費、代交信件、打掃衛生、買菜……年輕的志愿者們憑借著自己的一份奉獻精神和一股服務熱情,通過基層社區的實踐培養社區責任感,為惠豐社區增添了勃勃生機。
????關愛老人
????我們是大家的“兒女”
????“謝謝,我們好久都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了,你們就像我的女兒一樣。”近日,家住惠豐居H18小區4棟的黃芳家中來了一群特殊的“兒女”,他們身穿綠馬甲,在黃芳老人家里噓寒問暖,讓老人十分感動。
????原來,這群“兒女”是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他們自愿組隊買了一些菜,來到黃阿姨家中,做了一頓溫暖有愛的大餐,并與老人共進午餐。
????餐桌上,這群“兒女”一邊為老人們夾菜,一邊與老人們交談,大家有說有笑,場面十分溫馨。午飯后,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為黃阿姨獻上鮮花,還唱起歌,讓老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黃阿姨很開心,激動地說到:“雖然我女兒不在身邊了,但是今天有這么多兒女陪我一起過節,我簡直太開心了,感謝你們。”
????這些志愿者大多由大學生組成,他們利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的時間向社區工作人員申請,在空閑的時間能夠陪陪老人家,聊聊家常,干干家務,外出散步,希望能讓老人家里熱熱鬧鬧的,也能夠讓他們心里感受到溫暖。
????上門服務
????我們爭當“跑腿一族”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茄子溪街道惠豐社區有空巢老人11人、獨居老人79人。這么多行動不便的“銀發族”,平時的生活日用品怎么獲取?這群志愿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3月6日,剛下過一場小雨,志愿者們帶上食鹽、蔬菜等日用品,準備去看望今年86歲的孤寡老人郭爺爺。
????老人來自四川自貢,他的家很擁擠,在不足10平米的客廳中,一臺老舊的電視機正在播放不知名的廣告,客廳中央擺放著雜物的茶幾甚至都蒙著了一層薄灰,墻角的小桌子則堆放著一些生活用品。記者跟隨志愿者們來到郭爺爺家中時,老人正坐在木凳子上發呆。
????“上次給您洗的被子,您收好沒有?”帶隊的志愿者姜月在郭爺爺面前大聲地說。由于年紀比較大,郭光明的反應有些慢,看到志愿者來了點了點頭,然后一直笑著說:“我很好,別擔心。”
????志愿者們開始為郭爺爺整理床鋪、打掃衛生。打掃完衛生后,開始跟老人嘮起家常,在交談中,志愿者們講述了他年輕時的愛情故事,說到動人處,郭爺爺還掉下了眼淚。
????類似郭爺爺這種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志愿隊都會確定為重點關愛對象,定期上門溝通慰問。“我們留了電話,如果老人們有什么需要,我們隨叫隨到。”志愿者李玉紅說。
????組織活動
????我們是“最佳小助手”
????3月5日,早上8點,志愿者何顯達正在擦洗他的理發工具。一把剪刀、一把普通理發剪、一把小梳子、一個小噴水瓶、一個刷毛海綿,再加上數把剃刀,這就是何顯達的全套理發工具。這是他第四次參加志愿隊組織的“愛心理發”活動了。多次參加志愿活動的何顯達可謂是輕車熟路,為了避免老人們等著急,甚至還準備了熱水和報紙。
????在一旁的志愿者李玉紅說,今年73歲的何顯達老人憑借專業的理發技能和對公益活動的赤誠之心贏得了居民的廣泛好評。面對別人的夸獎何顯達卻說:“大家是相處多年的鄰居,別說理發這點小事了,我只要能動,就會堅持給大家義務服務。”
????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何顯達早上6點多就起床開始準備。在理發的過程中,他都會耐心地征詢老人家的意見,努力剪一個老人們都滿意的發型。何顯達的午飯是家人送來的,他匆匆扒拉過兩口,就琢磨著到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為其上門理發。
????義務理發、上門檢測血壓、幫老人代繳水電氣費、代交信件、打掃衛生、買菜…………每個月,志愿隊都會聯合社區組織至少兩次活動。志愿者李玉紅說:“老人是一個需要關愛的群體,他們辛苦了一生,現在需要的僅僅是一點關愛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