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贊歌……”近日,在八橋鎮逸景社區半島逸景公租房小區,近百位老年人聚集在一起,用高亢激昂的歌聲歌唱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
這是八橋鎮逸景社區社工室為豐富社區老人文娛生活,特意開展的一場名叫“老友聚會樂趣多”的歌友會活動。在歌友會上,老年朋友們以歌會友,用歌聲傳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
“燈光師準備,請開始你的表演”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水路到湘江,江邊……”社區工作人員奏響經典民歌《瀏陽河》,拉開了整場歌友會的序幕。
歌友會分為“聽音樂猜歌名”和“我愛記歌詞”兩個環節,活動現場的居民以抽簽的方式分為A、B兩組。“聽音樂猜歌名”環節中,音樂剛一響起,甚至前奏都還未結束,A組67歲的張大爺便舉起了手激動地說道:“我知道我知道,這首歌名字叫《紅梅贊》。”“對對對,這首就是紅梅贊,我們答對了答對了!”同組成員隨聲附和并拍起手高興地說道。
社區還準備了《六口茶》、《夢駝鈴》、《天路》等經典老歌,大家情緒熱情高漲,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總能引發大家的共鳴,頻頻出現搶答者領唱所有人合唱的現象。
雖然大多是經典傳唱的老歌,但是也有讓爺爺奶奶們犯難的謎題。“這首歌好像是《茉莉花》吧?”“是有點像,但是我覺得不是,你仔細聽。”……爺爺奶奶們熱烈地討論著。最后答案揭曉,老年朋友們紛紛要求工作人員把這首歌完整放一遍,這樣下次再聽到就可以馬上叫出名字了。
老年朋友的熱情同樣也感染了現場的觀眾和工作人員,大家拍著手,打著節奏,現場變成歡樂的海洋。
往事如歌致敬那些歲月
優美婉轉的歌聲,美妙動人的旋律,引來很多社區居民在門口圍觀。活動進行了半個小時后,社工詢問大家是否需要休息一會兒,喝口水潤潤嗓子,老人們異口同聲地說不需要。
居民徐阿姨對大家說:“都沒唱夠呢,接著來。”于是,大家又一起演唱了振奮人心的《團結就是力量》。前一首慷慨激昂,下一首悠揚婉轉。《康定情歌》溜溜的小調久久縈繞在活動室內。
今年70歲的劉芳老人,家鄉在陜北。劉奶奶年輕時跟隨丈夫來到重慶后,便在這里扎了根,安了家,很少有機會能回到老家。在重慶生活了幾十年,如今說話口音已經和本地人完全沒有區別的劉奶奶,在活動中唱到那首歌頌她家鄉的《南泥灣》時,情緒格外激動,她說:“這首歌勾起了我很多小時候的回憶,那些崢嶸歲月、美好青春,都好像電影畫面一幕幕在眼前掠過。”
活動在《愛我中華》的齊聲合唱中落下了帷幕,參加的老年人們也從開始的A、B兩組各自為陣,到最后的融為一體,笑呵呵擺談著活動中歌曲帶給自己的深刻感觸和美好回憶。
獻上真情服務老人老有所樂
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的老年朋友很多,如何才能更好地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一直都是社區努力的方向,“舉辦像今天這樣接地氣的歌友會活動,每個老年人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人人都是大明星!”
近年來,逸景社區堅持“政府鼓勵、能人帶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積極構筑老年人自娛自樂平臺,發揮和利用轄區能歌善舞、吹拉彈唱等人才優勢,帶動一批居民參與到文體活動中。鼓勵民間藝人積極創作,并積極與文體、共建單位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老人們結伴來到社區老年活動室,既能結交朋友又豐富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社區已經開設心理咨詢室、計生室、健身室、棋牌室,舞蹈室、圖書室、才藝室等,每天來參加活動的老人絡繹不絕。據悉,社區還結合重大節日,利用轄區體育場、小廣場等場地,通過組織居民開展一些體育健身、文藝娛樂、才藝展示等活動,豐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區文明程度,解決了老人平日的孤獨、寂寞,也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記者奚尊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