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男人40歲有兩重天,一重在過去,豪情萬丈;一重在未來,歷久彌新。
????這句話用在從我區建勝鎮新建村走出去,到北京打拼的餐飲大師肖沖身上很貼切。
從17歲走出家鄉,到如今邁進不惑之年,肖沖憑著自己的誠信和厚道,在京城的餐飲行業中站穩了腳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位來自大渡口的餐飲大師。
每天至少做800個菜
1977年,肖沖出生在大渡口區新建村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到大受父母的教育,肖沖養成了能吃苦、能吃虧,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小學、初中時,他學習刻苦,成績較好,交際能力強,朋友多。初中畢業后,一次意外的招生演講吸引了他,讓他有幸進入重慶市旅游學校烹飪專業學習。
活潑好動的個性、較強的交際能力讓肖沖很快引起班主任老師的注意。老師讓肖沖擔任班上團支書,負責班級團組織生活和文體活動。這也為他后來從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4年7月,肖沖以良好的個人素質和優秀的專業技能畢業,開始自己艱難的打拼。
經過7年的磨練,肖沖終于憑借過硬的實力,被聘為北京沸騰魚鄉涼菜主管。當時的沸騰魚鄉簡直是餐飲業里的一個奇跡,每天中午、晚上客人都只能排隊吃飯,平均每張桌要翻臺兩次以上。
“當時做涼菜就只有兩個人,每天至少要做800個菜,不算菜品加工,光是擺盤都要忙活一陣子。”肖沖后來回憶。
沒有辦法,只有加班,每天早上其他員工9點30分上班,而肖沖就提前一個小時就到廚房了;中午其他員工都下班了,肖沖還要繼續加班,不然晚上就得斷貨;晚上別人下班了,肖沖還得準備第二天的菜品,經常是凌晨12點了他還在廚房工作。
“記得有一年國慶節,我干到了深夜,當我回到宿舍時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我心里樂滋滋的。”肖沖在日記中寫道。雖然工作辛苦,但肖沖仍舊樂此不疲。
建成了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
這樣高強度工作一干就是一年半,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給老板提任何要求。
在這忙碌的歲月中,他兒子出生了,家里幾次催他請假回去,公司老板都給他預訂好機票,讓他快去快回,但他考慮公司處境,還是選擇留下來繼續工作。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當公司原任行政總廚因個人原因離開了,老板找到作為涼菜主管的肖沖,希望他接替行政總廚這個工作。當時肖沖有些忐忑,擔心自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可是老板的一席話讓他心里一熱,信心大增。老板說,知道你能力暫時有所不足,但重要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態度和勇于付出的精神可以影響一大幫人。
“如果我們的企業,能有更多像你這樣的員工,那一定能發展得更好。你可以不會,但是可以學習,可以鍛煉,你就放開去做吧。”老板說。
聽罷,肖沖暗暗下決心:要感謝老板對他的信任和培養,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不辜負他的知遇之恩。
肖沖廢寢忘食地投入工作,沸騰魚鄉也很快得到了快速發展,增開了青島、太原、秦皇島、南京、濟南、合肥等加盟店,北京也增開了10家直營店,成了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生意紅火。
自愿放棄工資渡難關
2004年5月,非典來襲,北京餐飲業遭受了嚴重打擊,眾多餐館關門大吉。沸騰魚鄉公司的生意一落千丈,營業額從原來的每天9萬多元降到1萬多元。
公司生死存亡之際,肖沖與老板一起帶領愿意留下的800多員工,統一轉戰到懷柔培訓基地培訓,一方面預防非典感染,另一方面利用非常時期提高員工素質,等待東山再起。
讓老板感動的是,肖沖和其他員工考慮眼前狀況,在各店恢復開業前自愿放棄工資,一起共渡難關。
之后,非典慢慢遠離,在其他餐飲公司因缺乏人員而繼續閉門時,而沸騰魚鄉的餐廳開始恢復開業,生意回升。
人手不夠,各店負責人和老板親自上陣。終于肖沖和老板帶領的沸騰魚鄉戰勝了非典,戰勝了自我,取得了非典后的一大桶金。
從2003年至今,肖沖擔任沸騰魚鄉公司的行政總廚,一干就是16年。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是他的座右銘。學無止境,學到老干到老,是他一貫遵循的人生宗旨。
沸騰魚鄉的昨天,留下了肖沖沸騰的人生經歷;沸騰魚鄉的嶄新明天,也將定格這位義渡餐飲人自強不息的身影。
(記者 陳藝軍 通訊員 盧元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