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針一線做出“溫暖鞋”
????在我區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區,有一位75歲的陳惠容老人,雖年逾古稀仍飛針走線,做著手中的毛線鞋。
????鄰居都知道,她做毛線鞋不是給家人穿,而是送給鄰居和轄區困難老人。五年多來,她織了數百雙毛線鞋,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毛線鞋奶奶”。
????新年快到了,她又織了幾十雙毛線鞋送給了鄰居。
????大家愛穿我做的鞋,我特別開心
????“35碼的5雙,38碼的10雙,39碼的18雙……”1月4日早上,在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區的陳惠容家里,陳惠容老人正忙著統計拖鞋的大小和樣式。
????在客廳的角落里堆滿了棉花、棉布等做鞋的材料。最近幾個月織的毛線鞋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茶幾上,毛線鞋大小不一,但都針腳細膩,做工精致。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我要趕緊多做幾雙鞋,趁著在春節前送給大家。”說話間,陳惠容老人又開始織起毛線鞋。
????說起最開始送鄰居毛線鞋,還是在2013年時,因為老伴生病,不少鄰居都來看望,“我沒有什么可以回報他們的,平日里就喜歡織毛線鞋,便多做了幾雙送給大家。”陳惠容說,雖然是不怎么值錢的毛線鞋,但很受大家歡迎,也就是這樣,她便開始在空閑時間里織毛線鞋,并把它們送到鄰居手中。
????陳惠容自豪地說,大家都喜歡穿她做的鞋。一些人收了鞋想付錢,她說什么也不肯要:“我一點也不覺得麻煩,不圖錢,看到大家喜歡穿我做的鞋,我心里特別開心!”
????省下買菜錢買布料,我覺得值得
????為了滿足大家鞋碼大小不同的需求,陳惠容在做毛線鞋時專門做了各種鞋碼的鞋子,從35碼到44碼。
????每天起床洗漱、做早飯,之后陳容惠就坐到客廳“開始工作”:織毛線,手工訂鞋底……一直要忙到晚上。為了讓大家穿著舒服,陳容惠還自己掏錢去買了新的鞋墊和毛線、棉花。
????“每次背著包,換乘兩趟公交車,我才能到朝天門去買織毛線鞋需要的材料。”雖然平常生活簡樸,一年到頭也舍不得給自己添件新衣裳,但花錢買做鞋用的材料時,陳惠容從不含糊。
????“做鞋子需要成本,8塊錢的鞋底,加上毛線和棉花,一雙鞋就要花20多元,天長日久,花的錢就多了。但錢花在做鞋上,花再多我也舍得。”陳惠容笑著說,“錢夠用就行了,但做這些事我自己心里高興。他們穿著我做的鞋開心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雖然年逾古稀,我還會做下去
????“要織出一雙好穿又保暖的毛線鞋不容易。一雙毛線鞋,起頭大概有64針,收口約34針,全部織好需要上千針。”陳惠容說,尤其是給鞋底上線,鞋底非常厚,要用錐子扎穿鞋底來上線。她還會在毛線鞋里加絨,讓鞋子保暖。從手織鞋面,再把鞋面與鞋底納在一起,做一雙毛線鞋其實并不輕松,平均下來,3天才能做一雙鞋。做每雙鞋,針線都要在厚厚的鞋底上來回穿梭幾十次。上百雙鞋用千針萬線來描述一點都不為過。
????陳惠容說,做一雙鞋要縫很多很多針,做得多了,手上就有一道一道針印子。家人心疼得不得了,幾次三番讓她別做了,可她不肯。“做毛線鞋很開心啊!現在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每月還有退休金,我就想為大家做點事情。雖然如今年紀已經不小了,但只要可以,我一定會堅持做下去。”陳容惠說。
????(記者 文琰)
????人物檔案
????姓名:陳惠容 年齡:75歲地址: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區
????近幾年來,她已親手織了數百雙毛線鞋,送給左鄰右舍,是社區里出名的“毛線鞋婆婆”。新年快到了,她又把自己趕制的十幾雙毛線鞋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了鄰里,還準備送到養老院里。她說,做鞋就如做人,一針一線都要用心,希望穿上她織的鞋的人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