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精雕細琢地打磨著每一個工件???
?他,21歲走入鑄造造型車間,近乎狂熱地練就技藝;他,不時給一個傳統工種融入新工藝,帶來朝氣蓬勃的生命力;他,推動“精益制造”落地,讓技藝跟上時代潮流;他,苦心孤詣,精益求精,只為了心中那份不變的堅守。他就是重慶長征重工有限公司的鑄造造型工陳果……
????練就精湛技藝“沙人”脫穎而出
????“對著零件圖,在澆鑄系統里進行各種造型,然后冷卻、凝固,一個個工件出爐。我非常享受整個過程,特別是看到自己制作的成品,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陳果興奮地講述著自己當初對鑄造工藝的喜愛。
????進入工廠車間,振實臺從不停歇的轟隆隆聲響,四處飛揚的粉塵,依然沒有阻擋住陳果火一般的工作激情。為了練就精湛的技藝,每天,他認真琢磨工件圖紙;不斷地向老師傅、技術人員、質量人員學習請教,專心致志揣摩;在鑄造整條生產線上反復進行實踐練習,苦心孤詣地鉆研。
????下班的時候,陳果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大沙人”。鞋子里面全是沙,衣兜褲兜里全是沙,發縫里全是沙,滿臉灰頭蓋臉??粗约旱拿?,他忍俊不禁,“因為,我們都要用壓縮空氣對著型腔吹沙,沙子自然也就殘留在身上了。下班時抖一抖就好了,不影響?!睒诽炫傻乃偸堑匦χ?。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果鑄造的工件外形美觀,內部無裂縫、無沙眼、無疏松,加上他天資聰慧,擅長看工藝圖紙,很快就在同時進入車間的一眾人中脫穎而出,成了非標組班長。
????挑戰吊芯工藝奮力拼搏48小時
????“那不僅是我們車間,也是我們公司,接到的罕見的鐵路配件出口件的訂單?!标惞f,“它的困難度也是難以想象的。特別是它的吊芯工藝顛覆了我們以前的認識?!?/p>
????車間迅速出動精兵強將,成立一支了以陳果為首的攻堅小組,奮戰這次試制任務。“電弧爐澆筑時間的周期是48小時,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試制時間也只有48小時?!标惞f,這次任務非常緊迫。
????第一天上午,陳果帶著小組開展了一次頭腦風暴,反復斟酌,制定了試制方案。下午,大家緊鑼密鼓地制作砂芯,準備外模、吊鉤、螺母、螺桿、排氣草繩……
????8月的夏夜,1000℃的電弧爐旁邊,酷熱難耐。行車工人高空懸吊著下型腔,下方的工人用吊鉤、螺母對砂芯進行緊固。砂芯開始翻轉著,陳果的心懸到了嗓子眼上,“我很擔心砂芯會掉落,我們就會前功盡棄”。慢慢地,上型腔、砂芯、下型腔完美合蓋。第一件產品試制成功。此時已是凌晨4點。
????陳果顧不上分享喜悅,繼續開始制作第二件產品,因為要在僅剩的20個小時內進行沖刺。小組在陳果的帶領下,奮力拼搏,終于在第三天凌晨7點,完成了原計劃的9件產品。陳果困到了極點,坐在墻角邊,終于安心地開始閉眼休息……
????追求精益制造
????提高工作生產效率
????每一道工序,每一件產品,精雕細琢,用心打磨,陳果一直執著追求。擔任鑄造造型工段段長的他開始推行“精益制造”模式。
????“我們將工段的120多個員工精簡為不到100人,我們必須得縮減生產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彼f,唯有這樣的模式,才能提升團隊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2016年,在一次生產大型采礦設備零部件的任務中,陳果完美地詮釋了這一理念。
????在試制了第一個工件后,陳果對生產模式進行調整,采用內部流水線方式,下芯、緊螺母、合箱各工序分別由批量工人完成。效率很快從之前的兩天1件增長為兩天9件。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節約人力成本,陳果與技術人員悉心合作,優化工藝流程。效率從兩天9件上升到兩天36件。面對進步,他依然沒有放棄對完美的追求,開始嘗試制作工具設備。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迅速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懊恳淮涡氯蝿斩紩硇绿魬?,也會讓我們經歷一次新的洗禮,實現技能的飛越。”陳果笑著說。
????每一次“舉重若輕”背后,陳果都經歷了艱苦卓絕的過程。因為他深知,精雕細琢,良玉成器,源于一份手藝,憑借一種態度——工匠精神。
????(見習記者 向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