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和媽媽一起畫的蝴蝶好看嗎?”
蛋殼畫吸引孩子的目光
年輕的美女媽媽展示蛋殼畫作品
細心描畫手中蛋殼其樂無窮
????家住八橋鎮鳳陽村的饒佳麗,是個標準的90后,但她的另一個身份,卻是一個三歲寶寶的母親。初次見到饒佳麗,飄逸的長發,白皙的皮膚,年輕的面容,很難想象她已經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但她熟練麻利的帶孩子的動作,展現出她已經是一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媽媽了。
????來到饒佳麗的家里,她和孩子一人拿著一個雞蛋,用水彩畫筆在蛋殼上畫著。看到記者的到來,她的兒子高鵬凱開心地拿著畫好的蛋殼畫,給記者講起了畫在蛋殼上的故事。
????嫦娥奔月、花好月圓、鑿壁借光……一系列經典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美麗風景,經由饒佳麗的手,躍然于蛋殼上,好生靈動。
????“媽媽畫的蛋殼畫最好看”
????平時,饒佳麗的工作很忙,孩子通常都是婆婆爺爺在幫忙照顧。饒佳麗下班回到家,兒子總是粘著她,要她給自己講故事才肯乖乖睡覺。
????每次講故事的時候,兒子總會問,白雪公主的頭發有多長啊,小兔子的耳朵是豎起來的嗎,嫦娥姐姐飛向月亮的時候是什么姿勢……孩子的想象世界總是多姿多彩,無比奇妙,饒佳麗常常被兒子問得啞口無言。但這也讓她有了用繪畫的形式讓兒子對這些經典故事印象更加深刻的想法。
????恰逢社區組織興趣小組,老師向饒佳麗傳授了用蛋殼作畫的技術。當饒佳麗帶著自己畫的蛋殼畫回到家中時,兒子拿著蛋殼,寶貝地反復觀看,一邊大聲說著:“媽媽你畫的這個蛋殼真好看!”
????從此,饒佳麗就開始在網上收集素材,和兒子一起,把成語故事、童話傳說,都畫到蛋殼上。
????“我喜歡聽媽媽用蛋殼畫講故事”
????在蛋殼上畫畫,看似簡單,其實比在白紙上要難一些。蛋殼易碎,每一次作畫,饒佳麗都小心翼翼。在剛開始畫的時候,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捏碎了蛋殼,前功盡棄。有的時候,還常常將沒干的顏料弄花。
????空閑時間,饒佳麗就會端來小板凳,和兒子一起坐在茶幾前,一盒顏料,幾個處理好的蛋殼,幾只畫筆。兒子在蛋殼上描畫,饒佳麗一邊幫他潤色,一邊給他講著動聽的故事。
????“傳說啊,天上的神仙中有一個叫嫦娥的美女姐姐,她住在廣寒宮里,她還養了一只小白兔,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兒子一邊專注地盯著畫筆在蛋殼上游走,一邊聆聽著動人的故事情節。“媽媽,我覺得小兔子的耳朵可以長一點,更可愛。”小家伙時常還會提出自己的建議,親子時光,愛意融融。
????“我要把蛋殼畫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最近幼兒園在舉辦才藝展示,小家伙拿著自己畫的蛋殼畫給其他小朋友講了三只小豬的故事,還得了第一名哦。”饒佳麗自豪地說,一旁的小家伙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直到現在,比賽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孩子自己畫的那個蛋殼畫還擺在床頭,每天晚上入睡前,他都會再給我講一遍故事。”
????漸漸地,饒佳麗的兒子抱著ipad和手機玩的時間越來越少,翻故事書的時間越來越多。饒佳麗也抽出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畫蛋殼,講故事。
????記者采訪當天,小家伙正在畫自己家樓下的草地和花壇。畫完之后,小家伙開心地舉著蛋殼,向記者展示:“你看,這是我家陽臺,這是那片草地,草地上開滿了紅紅的小花……”
????聲音
????高曉建(孩子父親):我的工作相比我老婆來說,要忙得多,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少。所以我很感謝她,用蛋殼畫的方法,來給兒子講故事,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我現在也會盡量多抽出些時間,和他們一起畫蛋殼,希望以后我也能學會。
????李黎(家長):現在,孩子的教育總是讓家長最頭疼的。我覺得饒佳麗用蛋殼畫講故事的方法很好,寓教于樂,值得借鑒。
????王程燕(教師):當下,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賴于學校和老師,家庭教育依然十分重要。這位媽媽的育兒經很值得學習。陪著孩子畫蛋殼,講故事需要很強的耐心,非常不容易。
????記者手記
????陪伴是最長情的表白
????多么希望,我能一直陪伴你左右,從你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到你長成大人,看著你漸漸成熟,獨當一面。
????我的孩子,你是否還會記得,我曾經懷抱襁褓中的你,如同珍寶。伏在我背上熟睡的你,呼吸均勻,小臉柔軟,我仿佛背起了全世界,小心翼翼,輕輕踱步,生怕驚擾了你的美夢。
????也許我的大多數時間貢獻給了公司單位,貢獻給了應酬酒局,但我希望你能夠理解并且堅定不移地深信,你仍然是我最珍貴的寶貝。
????我愿能一直陪伴著你,度過漫長的人生歲月,直到我頭發花白。
????“還有一份禮物,媽媽會藏在心里,那是一個秘密,會一生一世陪著你。不是終會泛黃的照片,也不是你曾丟失的玩具,是這世上有一位永遠愛你的母親。” (記者 張涵菓)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韜 陳長青
監制:劉文婭 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