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祎恩 文/圖)“所謂民生實事,就是要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與我們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說白了,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9月19日上午,在茄子溪街道長征一村2棟的板凳壩壩會上,伏牛溪社區黨支部書記顏德芬向大家介紹了民生實事的規劃和實施。她抓住“任務”、“責任”、“措施”三個關鍵詞,并運用詳實的工作數據,向居民們講解了今年下半年社區重點民生實事的整體規劃。
????路燈亮了?照亮居民回家路
????“板凳壩壩會打破了習以為常的辦公室會議形式,將板凳搬到小巷里,搬到樓道間,不能不說是一種突破和創新。”62歲的徐承秀在會上直言內心的想法,認為這種“聊天方式”比起通過層層上報來了解民生,顯得事半功倍。
????徐承秀是伏牛溪社區居民,她居住的樓棟屬于80年代的老房子,基礎設施陳舊,附近有些路燈照明亮度不夠。“以前,每到晚上路面亮度不足,常常給居民出行及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特別是到了冬天行人稀少時,像我這樣的女同志獨自走夜路會有些害怕。”徐承秀告訴記者,這個問題讓附近的居民感到很無賴。
????一個月前,徐承秀在一次院壩會上向社區負責人提出了這個意見后,沒過多久,新增路燈的消息在伏牛溪社區長征一村不脛而走。
????徐承秀說:“家門口的路燈亮了,居民心里也亮堂了。”從今年6月開始,茄子溪街道以“板凳壩壩會”為載體,促使黨員干部主動沉下身子,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拉家常,傾聽訴求,排憂解難,探索新時期轉變干部工作作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新辦法,從而加強社會管理新途徑。
????干部日記?記下百姓身邊事
????當天上午,長征一村2棟院壩會結束后,顏德芬又馬不停蹄地趕去下一場“板凳壩壩會”。只見她胳膊下夾著一個本子,左手拿著一支筆,右手捧著一堆文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到社區我不能只帶著一張嘴去,還得用筆和本記錄下群眾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意見,回來之后再把事情梳理成條,對照著本子,一件一件地落實。”
????記者翻開她的記錄本,上面清晰地記錄著群眾的心聲:1.冬天到了,請社區多多開展預防冬季疾病健康知識講座,惠及老百姓;2.游攤進社區,擾亂居民的出行,這個要管管;3.在小區多設些垃圾箱,改善我們的環境衛生。這是從顏德芬記錄本中節選的一段。
????問起為何要入戶收集群眾意見時,她笑著說:“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對現行政策有什么看法,實際困難又有哪些?我們只能以記錄為基礎,抓住‘辦事’這個關鍵,對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做到民情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
????作為茄子溪街道轄區一名社區工作人員,顏德芬的做法其實只是“板凳壩壩會”的一個縮影。
????全程跟蹤?壓實責任有擔當
????在茄子溪街道機關大樓里,每個科室的工作人員手里都有一份任務分解表、每月調度的會議記錄、每月項目督查的情況通報、每月民生信息的報送情況。
????“今年,我們街道采取了質量抽查、定期督查、對民生工程建設進行全程跟蹤、民生工程進度及時報送等,堅持民生工程建設‘月調度、月通報’,促使每項工程時時有壓力、周周有進展。”該街道黨政辦相關負責人說。
????安裝人行道護欄,增添健身器材,新建社區休閑桌椅……在2018年的茄子溪“百件民生實事”計劃目錄上,民生項目、牽頭領導、完成時間等注釋明確,布局有條,羅列有序,讓人心生暖意。
????茄子溪街道正用飽滿的熱情傳遞關愛對民生的第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