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娜成為劉爺爺的簽約醫生
????家庭醫生——讓健康的人生活得更健康,讓患病的人生活得更有品質,讓行動不便的老人看病更有尊嚴……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是2018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在區衛生計生委的有效推進下,相關部門、鎮街密切配合,加強宣傳動員,形成工作合力。各醫療單位建立簽約服務室,制定特色服務包,開展“五進”活動,有力提高簽約參與率和服務質量,為群眾提供了安全、方便、有效、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特此,本報將陸續推出“家庭醫生”系列報道,聚焦活躍在我區基層的家庭醫生,看他們走街串巷、風雨無阻,用自己的專業與耐心,守護全區人民的身體健康。
????她叫程娜,今年37歲,2011年來到茄子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工作至今。
????她的足跡遍布片區,熟知片區的老年人、低保戶、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情況。
????她用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句句溫暖的叮嚀,走進居民心中,為居民帶去春天般的溫暖。
????健康檔案 呵護居民健康
????“張婆婆,最近還好不,您的體檢時間要到了,安排一下時間去趟醫院,注意體檢的早晨不要吃早飯喲!”初次見到程娜,她正忙著接電話,溫和又體貼的語氣讓旁人覺得她仿佛在和自己的母親話家常。
????原來,程娜正在進行電話回訪。程娜主要負責新港社區片區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在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方面,她需要將居民基本信息、健康信息錄入系統,并根據居民身體狀況的變化隨時更新數據。
????然而信息錄入工作并不容易,首先要了解居民的基本情況,據程娜回憶,自己剛接手這份工作的時候,她受過很多白眼,被掛過很多次電話。為了向大家解釋建立健康檔案的好處,她帶著科室的團隊成員,在炎熱的夏季挨家挨戶敲門講解。考慮到上班族工作日不在家,周末上門錄入信息也成為程娜的必然選擇。“一開始大家沒有聽說過這個健康檔案,覺得我們是在宣傳醫院,想要他們買藥,后來經過我們挨家挨戶做工作,他們才漸漸明白我們的工作性質。”程娜說。“目前,制材一村、二村、三村居民的健康數據已完全錄入,靜江花園的1500戶居民的健康信息錄入也完成了一半。”
????上門服務 用心溫暖老人
????“李大姐,您身體哪點不舒服?”“免費診治,不收錢的。”……8月的一天中午,程娜帶著由康復科醫生劉志遠、急診科醫生冉秀英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敲開了新港社區靜江花園小區李常英家的門。
????84歲的李常英左腳膝關節蛻變,行走很不方便,是家庭醫生的簽約對象。宣傳家庭醫生政策,詢問健康狀況,測量血壓,膝關節按摩,一系列的細心檢查、真心詢問、規范簽約之后,一直寡言少語的李常英老人,鎖緊的眉頭舒展開來,“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啦,你們這些醫生能夠走上門來服務,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好事情啊,真是謝謝你們。”
????服務完成之后。程娜和她的家庭醫生團隊又來到靜江花園小區83歲獨居老人馬婆婆家進行上門健康檢查。馬婆婆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是程娜的重點關照對象。“兒女不在身邊,她很孤獨,每次到馬婆婆家都會被‘強行照顧’,硬塞給我一些瓜果、土特產。”
????“新港社區的常住人口是1800多人,已有600人左右簽約家庭醫生。”據程娜介紹,年輕人的身體狀況比較穩定,會定期體檢,不需要催促。“我們上門服務對象更多的是社區65歲以上獨居、孤寡老人。”
????周四“會診” 將健康送進社區
????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周四是程娜的外出“會診”時間,如果要找她,就來新港社區的健康小屋,她準在這里忙著為居民體檢。
????推開門,七八位老人正在屋內休息,或聊天或看報紙。門后的桌子上,《高血壓防范知識》《糖尿病防治知識》等健康宣傳資料被整齊地疊成一排。
????往里走,血壓檢測儀、身高體重檢測儀、智能血糖儀……不大的房間擺滿了各類健康檢查儀器。“這里的儀器很多,我需要檢測的項目,基本上都能測。”76歲的王大爺顯得熟門熟路,進門后就跟程娜打起了招呼,“程女兒,我來檢測血糖了,這周就不用麻煩你上門給我體檢了。”
????健康小屋于2014年3月建立,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周四上午定時為社區居民開放,“健康小屋”每天都迎送著像王大爺這樣的老人,為他們提供健康自助體檢、健康咨詢、健康宣教等服務。
????“事實上,‘健康小屋’剛推出時,居民的關注度并不高,每次參加義診活動的居民只有10多人,但隨著健康檔案的建立,經過一段時間的口耳相傳,這里每天差不多能接待幾十位老人。”程娜說。(記者 李楠)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韜 陳長青
監制:劉文婭 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