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國圣)重慶市首屆書法小品展,這幾天正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八橋鎮融城社區的融城文化分館舉行。居住在融城社區的書法愛好者吳女士有時間就會過來慢慢看。“我每天都堅持練一小時書法,書法很好地緩解了我的工作壓力。不過以前確實沒有時間去看展覽。現在這個展覽就在社區的文化分館,幾步路就到了,很方便。”吳女士說,展覽開幕當天,區文化館還邀請知名書法家舉辦了書法講座,與大渡口區的書法愛好者現場交流了書法創作技巧。
????重慶市首屆書法小品展是重慶市書法小品的首次大規模展示,征稿期間共收到1139件應征作品。其中194件作品經專家認真遴選后,與組委會特邀的17件名家名作共同展出。這些作品能率先在一個社區展出,得益于融城社區有一個文化共享的“直管文化館分館”。
????重慶市大渡口區自2011年起在全國率先創建“一個總館+多個分館+若干服務點”的“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通過“一體化建設、雙重化管理、多元化服務”,探索出了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實現區域文化共享的新路子。
????兄弟裝飾重慶創意工場成立文化分館后,與區文化館一起舉辦了幾場文化活動。“設計師都比較有個性,獨立性很強。第一場書畫活動,剛開始我們還擔心人來得太少會冷場,沒想到來了兩百多人,很多設計師都從施工現場趕回來參加,一些實在趕不回來的也讓別人拍視頻發給自己觀摩。”兄弟裝飾行政部的卓瑪說,許多設計師與市、區書畫家,一邊現場創作一邊交流。有一個部門的設計師很認可一位書畫家的藝術風格和現場創作的作品,直到現在還將那幅作品掛在辦公室。后來區文化館組織文藝工作者來分館授課、表演、交流,不僅公司上下“聞風而動”,而且附近許多居民也聞訊前來,每次都弄得“一票難求”。“很多同事原來認為我們就是個規模大一點的裝修公司,現在大家都意識到我們其實是一家為客戶創造品質生活的文化創意單位。公司的文化味更濃了,大家的品位也慢慢提高了。”卓瑪說。
????據大渡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詔彬介紹,大渡口區以“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根據《大渡口區“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縱深發展實施方案》完善“1個總館+8個分館+若干基層服務點”的圖書館總分館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成覆蓋所有鄉鎮的8個分館和78個標準化社區圖書室,每個社區圖書室藏書不低于5000冊。全區還實現了市館、區館、街鎮分館區域內“一卡通”通借通還服務,方便全區居民就近借閱圖書,真正享受15分鐘文化圈的公益文化服務。大渡口區文化館創新探索“總分直管”“民辦公助”等模式,成立了融城文化分館等一批直管分館和兄弟裝飾等一批行業、企業、學校分館和流動文化服務點。
????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三級立體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同時,大渡區近兩年內還新增基層文化隊伍編制35個、臨聘編制27個,招募文化廣場管理員和文化志愿者400余名,培育100支文藝團隊,建立了一支數量充足、質量優良、專兼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始建于1963年的大渡口育才小學,先后培養出了鋼琴大師李云迪、奧運冠軍李雪芮等優秀畢業生。為讓古樸淡雅的墨香文化更好地浸潤校園,大渡口區文化館不僅在育才小學成立了文化分館,還組織書畫名家與師生結對傳藝,助推學校成功創建了“中國書法蘭亭小學”。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韜 陳長青
監制:劉文婭 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