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統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誠信一直被視為自身的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一旦人丟掉了誠信,人性就顯得可惡、可怕、可恥。
????近些年來,網絡的傳播影響越來越廣,越來越大,可以說,網絡是我們現在缺一不可的東西,但往往他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最大的。而網絡和誠信碰撞到一起,形成了一種不可說的效應。因為網絡誠信的缺失將會導致網絡生態失衡,網絡經濟秩序混亂,還會影響大眾對網絡的認可程度,也不利于上網人的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和性格發展。
????7月5日,是第四屆全國網絡誠信宣傳日,在大力推進網絡建設的同時,也伴隨著網絡詐騙、虛假平臺、違法分子等。就比如前些日子發生的愛又米網貸平臺將客戶個人信息泄露,一些違法分子就利用網絡偷到了部分客戶的信息,他們利用客戶膽小怕事的性格,打電話給他們,告知他們平臺因十九大被查出,需要關閉平臺,現在要將平臺上借貸的額度給清空,雖然客戶還是有點不信,但當違法分子將他們的個人身份證,住址等說的頭頭是道,他們還是有點怕了,最后電話操作他們將平臺的錢借貸出打入他們指定的賬戶中去,這就是一種詐騙的手段,如果稍微有一點遲疑,就會被騙子抓住你的膽怯心理。
????“人無信不立,網無信不興。”誠信是網絡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石。如果網絡誠信缺失,互聯網將會一片混亂,客戶個人信息到處泄露,騙子到處詐騙,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欺騙將會使得一家子支離破碎,更會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網絡誠信建設,人人都是參與者,也都是受益者。網絡是大眾的網絡,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年代,網民應該有責任共同去維護好誠信的環境。網絡誠信問題,究其實質還是互聯網范疇下的道德問題。網民們一定要培養正確的上網習慣,加強網絡誠信的宣傳引導,讓網絡誠信教育成為每個網民的必修課,督促用網行為“慎獨慎微”。只有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了正確的誠信,我們才可以抵抗住網絡詐騙帶給我們的傷害。(劉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