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曉靜
????“您的這個要求,我們的確做不到。”李文超原本以為,自己在談判桌上婉拒了企業,就意味著幾個月的前期工作都打了水漂。
????沒想到的是,對方遲疑一陣后說:“那我們就往下走,繼續談談后面的條款。”
????李文超面對的是深圳一家有意向內地轉移的智能設備制造企業。談判中從忐忑到釋然,其實只在10秒鐘內,他當時卻覺得格外漫長。6月1日下午,李文超從深圳回到重慶后,直奔位于大渡口區天安數碼城的辦公室,他要在第一時間把基本敲定的談判結果錄入“作戰圖”。
????“作戰圖”顯示,今年以來,大渡口區圍繞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閑旅游四大支柱產業,共引進項目16個,引資總額28.3億元;新開工項目4個,總投資額13.53億元,這其中投資額1億元及以上項目就有重慶國際復合5/1號線建設、瑞康項目等。
????僅從數量看,這個成績并無可圈可點之處。但是位于主城西南部的大渡口,幅員面積只有102.8平方公里——產業承載能力有限、區位優勢不突出、政策優勢不明顯……如此“天資”,憑什么吸引客商?甚至婉拒了客商要求,人家還愿意來大渡口投資?
????其中有何妙招?
????大渡口區投促辦主任龍蓓解釋說:“其實沒有奧秘,也算不上妙招,就靠四個字——誠、準、專、情。”
????以誠相待
????實話實說讓客商放心來投資
????李文超是大渡口區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組的招商人員,他回憶當時的情景至今還心有余悸。“有意承接沿海地區智能產業轉移的不只是重慶,也有其他省市在和對方談,客商提出的條件很多,我們的原則是辦得到的才答應,絕不‘勾誆揩’,先把人家拉過來,然后出爾反爾。”李文超說,雖然這是事前就定好的工作原則,但落實到具體談判層面的時候,還是擔心自己的某一句不當的話,導致一個好項目流失。
????忐忑便來自于此。
????從談判桌下來后,客商拉著李文超說,“我提的要求確實苛刻了,其實正因為你剛才拒絕了,我才感覺更踏實,說明大渡口是個以誠相待的地方。”客商坦言,有其他人來招商時,說他們能辦到這一條,但事實上并不可靠。
????目前,這家智能設備制造企業已經基本確定落戶大渡口。事實證明,無條件無底線的許諾,已經不能打動客商,唯有以誠相待才能建立信任、與企業長久相處。
????精準定位
????圍繞“四大支柱產業”規劃招商
????“招商并不是簡單的‘廣撒網’,撿到籃子里都是菜,來了的企業也不能‘一鍋燴’。區情不同、產業基礎不一樣,我們的目標是引來的企業既要和區里高質量產業發展規劃相符,又要讓前來落戶的企業能盡快生根開花、做大做強。”龍蓓說。
????前不久,大渡口區委召開的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于全力建設“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的決定》,決定指出,大渡口將圍繞建設“高質量產業之區”,聚焦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閑旅游“四大支柱產業”,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大渡口的“四大支柱產業”又是如何確立的?
????事實上,重鋼環保搬遷,帶走了絕大多數關聯企業,搬走了大渡口近50%GDP、50%工業產值、30%財政收入。此后,大渡口就一直面臨產業空虛的難題。2013年、2014年大渡口先后被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及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區。
????老工業基地如何煥發生機?大渡口區區域面積小、土地要素有限,加之環境保護要求高,已不能承接粗放型企業及對土地需求量要求較大的工業項目。因此,必須選擇有比較優勢、技術依托,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現代產業。
????在反復研究比較的基礎上,結合全市產業布局及大渡口現有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大渡口確立了現在的“四大支柱產業”。
????隨后,該區以區級領導為組長的4個招商組形成了“作戰圖”,對招商的目標、對策、行動、進度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實時匯總。招商負責人也依據“作戰圖”每周定期向區委區政府匯報“戰況”。
????專業分析
????重點瞄準新上市的環保企業
????如何從巨量企業中“海選”出有希望落戶大渡口區的企業?
????生態環保組招商人員張亮說,他從炒股軟件中把環保產業上市公司篩選出來,然后再來梳理這幾百家公司的財報,業績好的、有新建項目需求的,就開始打電話聯系、登門拜訪、請到大渡口來考察。
????李文超還通過炒股軟件篩選企業,不過他更關心大數據智能化行業里上市時間不久的企業。“這些企業剛剛從資本市場募集了資金,拓展業務的需求比較迫切,我們在這時候發出邀請,成功率會高很多。”
????當然談判時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也要靠平時的積累:供應鏈、物流、市場半徑、綜合成本、環保解決方案……企業生產經營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招商人員設身處地站在企業的角度去考慮。
????情感聯絡
????小到一杯茶、在朋友圈點個贊
????楊飛的百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去年7月18日落戶大渡口區環保產業園的。剛來的時候,企業只有兩個人。
????“一位同行給我說,你創業就去大渡口,那里以三峰環境為龍頭,聚集了一大批環保企業,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很到位。”楊飛說,自己只來大渡口看了一次,就決定把企業落戶到這里。因為他著實體會到了同行說的“支持很到位”。
????百環環保注冊的時候是一般納稅人企業,但由于初創期要控制固定成本,張亮就和同事一起想辦法,讓百環環保入駐了租金低廉、微企聚集的“創業邦”。
????如今楊飛的環保咨詢、耗材銷售、污染治理業務都開展得不錯,去年完成了400多萬元銷售收入,今年以來已經有1000萬元以上的業務訂單,公司人員也增加到10人以上。
????張亮認為,招商安商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道,所以少不了情感聯絡。正如楊飛來大渡口是同行介紹的,他也會把大渡口的投資環境介紹給更多同行。“我從來不認為同行之間是冤家,相反應該是相互幫襯的兄弟。產業扎堆的地方,一定是業務最好開展的地方。”楊飛很慶幸自己來大渡口創業落戶。
????口碑相傳的效應正在體現:如今大渡口的招商工作人員一天同時接待四五家來區考察的企業已是常事,有的是招商人員走出去后請來的,也有的是慕名而來的。
????不論是已經落戶的企業還是指導業務的市級部門相關處室,大渡口區招商工作人員都會每周定期去拜訪,加強情感聯絡——有時候是一杯茶,有時候只是朋友圈上的一個點贊。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韜 陳長青
監制:劉文婭 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