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溫暖和煦的五月,又一次迎來了屬于青年的節日——五四青年節。五四青年節來源于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不僅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更是華夏青年滿腔熱血、愛國情懷的抒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那么何為青年的理想、本領和擔當?在“五四運動”99周年之際,我們當代青年又是怎樣去實現理想、展示本領、體現擔當的呢?接過“青年”這一大旗的90后、00后能擔此重任嗎?
????前幾日一篇標題為《海歸女碩士留學歸來農村撿垃圾:坐地鐵別人都躲著我》的新聞報道成功的吸引了筆者,又是海歸,又是碩士,如此高學歷的優秀人才為什么在回國后會成為在農村撿垃圾的人?是沒有遠大志向,還是報國無門?帶著心中的疑惑,筆者詳細看了報道,原來解決農村垃圾問題就是海歸碩士陳立雯的理想和擔當。陳立雯作為一名社會環保人士,她從社會角度對如何推動環保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垃圾分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她決定垃圾分類從自己做起,希望通過自己“撿”垃圾的行為,帶動更多的人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有效實現垃圾減量和再利用,成功改變村民生活習慣,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她深耕農村基層整整10年,讓河北保定南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整潔了,房前屋后干凈了,村民再也不亂扔垃圾了,見面大家也綻開了笑臉。
????陳立雯用行動向社會證明了她為理想奮斗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她的行為更是契合了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為改變以往農村臟亂差的環境帶來了新的思路。同時,她的經歷也是在告知我們廣大當代青年,一個人只有理想,他的人生才有奮斗的目標,生活才有前進的動力。一個國家,只要青年人有理想,國家的命運才會發生改變,民族才會有希望。
????青年們,青春,是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奮斗,是青春的底色。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懷著遠大理想,懷著一顆實現理想的心,奮力朝著理想的方向在前進。雖然在前進的道路上會遇上坎坷,但是我們只要堅定信念,堅持不懈地為實現理想而奮斗,終究會有收獲。當然,追逐理想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個人的成功,更因為我們可以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們,讓我們樹立青年的責任心、事業心和進取心,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在新時代呈現新氣象,在新征程實現新作為!(何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