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閉幕式上學生們進行魔方比賽。
????燒開水時,燃氣的控制閥擰到什么位置最節氣?蒸飯時米和水什么比例飯最香?學校里的直飲水安裝在什么位置最合適?22日,在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閉幕式上,小學生們帶著自己的數學建模小論文、數學魔術、數獨比賽等,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數學盛宴。
米飯不好吃?做實驗解決
????數學建模,小學生也能玩得很溜。沙坪壩區樹人小學四年級4班的補思穎,有一段時間,感覺媽媽煮的米飯時軟時硬,在跟媽媽溝通后得到啟發,決定自己來研究水和米達到何種比例時口感最佳。
????說干就干。她先用電子秤稱取五份大米,每份0.5千克,將5份大米逐一浸泡半小時,然后將水過濾掉,再將不帶水的濕米放入電飯鍋專用器皿中,然后用有刻度的飲料杯往米中加水。
????經過一番實驗和論證,補思穎很快得出結論:大米與水的比例為1:1.5時,米飯的軟硬程度、口感最好。
????不過,難道每次做飯都要拿電子秤、有刻度的飲料杯嗎?補思穎將此前5次實驗的數據進行了換算,又重新用刻度尺進行了實驗,得出結論:煮1千克大米時,水面高出米面約3.5厘米會得到最佳口感。
????大渡口鈺鑫小學三年級4班的宋宛桐,想用數學方法研究怎樣燒開水最節省燃氣。他將燃氣灶上旋鈕的旋轉幅度90°分別進行3等分和6等分,考察不同火力燒開水的情況。最終發現,旋鈕處在30°時用氣量是最少的,用時也是最短的,即是說,這個位置最節省燃氣。
????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四年級的胡藝銘和敬小涵,則因為體育課后同學們爭搶直飲水位置得到啟發,研究學校直飲水設備安置點是否合理。通過現場走訪調查、問卷調查等形式,綜合同學們的活動區域和人流量的大小及學校每年投入費用三個因素,對直飲水設備的安置做出增減建議。
????從24點大賽升級而來的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新增了七巧板、數獨、魔方、九連環、生活中的數學攝影比賽、數學手抄小報比賽、數學魔術、數學家的故事演講比賽、數學建模小論文、數學文化教學征文等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大賽評委、重慶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童莉介紹,孩子們的建模論文,首先從選題來看,一個好問題的提出比解決更重要。其次,作為小學生,不能和中學生、大學生比較,論文選題是否和他們實際生活貼近就很重要。
????此外,評委還關注學生的研究方法。童莉說,數學建模論文要求來源于實際問題,并對此做一個小型研究,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問題,有意識地用實際方法去解決。所以,從小學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年級運用了不同數學方法,比如方程、統計、加減乘除等等。
????本屆數學文化節由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重慶市教育文化研究會主辦。承辦方大帝教育集團CEO張騏韜表示,數學文化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多元化平臺,讓他們可以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并得到學習和提升。
????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自去年12月啟動,歷時近半年,吸引來自樹人小學、南開小學、龍湖巴蜀學校、大足龍崗第一小學、綦江營盤山小學等48所學校近10萬人參與。
????據悉,此次文化節優勝選手還將組隊參加由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組織的“走進美妙的數學花園”全國展示及英國劍橋大學的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