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接待、耐心解答、傾心釋法、公心調解、暖心回訪。”這是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的“黃大媽”總結出的“五心”工作法。當地居民們但凡有個大事小事,常常去找“黃大媽調解工作室”里64歲的黃德蓉,她就是用這套工作方法,成功幫助了很多人,化解了無數矛盾,大家親切稱她為黃大媽。
????三管齊下 成功調解糾紛
????黃德蓉曾供職于長征重工,干過人事工作,之后應聘成為伏牛溪社區書記、主任,2010年又被街道邀請到司法所從事人民調解等工作。街道看中的,是她在基層與居民打交道的工作經歷和工作方法。
????以前伏牛溪社區有一對老兩口找到黃德蓉尋求幫助,妻子生病住院,五個子女中有四個以“小兒子住的是父母的房子,錢應該由他來出”為由,不愿意出錢為母親看病。
????黃德蓉了解情況后,分別給四個子女打電話,對方依舊推諉。“房子歸房子,贍養老人是另一回事,你們應該來配合調解。”黃德蓉說,她再次向老人確認情況后,把老人的子女請到病房當著老人的面進行調解,最終,子女們愿意出錢來照料母親。如今,黃德蓉說起此事依舊充滿感慨:“最后這件事能圓滿解決,也算是給老人的一種安慰。”
????其實,在多年的調解工作中,黃德蓉早已知曉每一件家庭糾紛背后的事因,她采用的正是“法”、“理”、“情”三管齊下的方式,成功調解了每一起糾紛。
????為解決難事翻遍千份檔案
????黃德蓉還盡心盡力為居民解決生活中的難事。新港社區張先生一家早年是木材綜合廠的職工,上世紀80年代他去了成都,到了退休年紀時卻因找不到原始檔案而無法辦理手續。木材綜合廠早已破產,這些年他和兒子兒媳走遍重慶找檔案,最終空手而歸,他慕名找到了黃德蓉。
????攬了這個活兒,黃德蓉拿著介紹信,一連五天找遍了全市所有可能存放這份檔案的地方。最后,她得知檔案可能放在某檔案館里。到了現場,上千份凌亂的紙質檔案讓她傻眼,只能用笨拙的辦法,一份份地找。在檔案管理員的幫助下,一天時間,總算看到那個讓她欣喜若狂的名字。電話接通后,張先生十分激動,全家人還專門給她送來錦旗。
????做這份工作,黃德蓉把它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政府搭建平臺,我為老百姓辦事,更有底氣。幫助他們按程序辦事,不走彎路,我覺得很值。”她說。
????近日,大渡口區平安建設暨“三基”建設工作茄子溪現場會召開,各級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都慕名前來學習黃大媽的“五心”工作法。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說,工作室是牌子,黃大媽是典型,帶出了調解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