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右)和楊硯書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雙創”口號的提出,創業市場呈現了較大的活躍度,創業也成為眾多年輕人實現人生價值觀和財富夢想的一種方式。新的一年,有更多的創業者,帶著夢想開始出發……
洗車店老板:
家人健康 多多賺錢
“沉淀池還要再抬高一‘火磚’高度,到這個位置。”說著張建華用手在剛剛敷上水泥的水溝邊劃了一下。
2月7日中午,大渡口區春暉路一個門面前,堆滿了裝修所用的泥沙,剛剛吃完午飯,秋實電腦快速洗車的老板張建華就領著工人繼續進行洗車間的裝修工作。現場裝修進度已過半,再有4天時間,新的洗車間就能投用。
“春節洗車的多,大家都要圖個喜慶,車間要趕在春節前投用。”張建華邊跟工人講實際情況,邊遞上火磚。現場與裝修同時進行的還有清洗機器的安裝,兩個工人比劃著安裝位置。
57歲的張建華曾是重鋼廠的一名員工,2000年便退了休,后來在一個修理廠當管理人員。“進貨、催款啥都干,后來廠子生意越來越不好,收入低,就辭職了。”張建華說,2015年他在大渡口區春暉路盤下一個門面做洗車行,10元/次,一天可以洗100多輛車,一年可收入20多萬元。今年1月6日,他發現洗車間的正下方是一個配電室,怕引起供電問題,洗車場就停用了。
“家就在旁邊,我一有空就過來和洗車的車主聊天,人緣比較好。搬到其他地方客源要流失,所以就在老店旁邊又盤下一個店面。”張建華說,新店兩個店面,一個用來洗車,一個用來供4個員工休息。“要過節了,我就希望家人身體健康,我的新店生意紅火,多多賺錢。”張建華笑著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書店老板羅琳:
在輕軌沿線換個大書屋
“不做千層蛋糕的書屋老板不是好鋼管舞教練。”這是“大隱于書”書店屋老板羅琳的微信簽名。千層蛋糕、書屋、鋼管舞教練,三個名詞構成了她如今理想的生活。
愛書、愛看書、愛交朋友是羅琳和高中同學楊硯書的共同愛好,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兩人雙雙辭職開起了幾乎沒有收入的書屋。44平方米的老房子、1萬元現金和近700本自購書籍是他們創業之初的所有。
“很多書籍看過了放在家里也是浪費,所以只要放三本書在店里,顧客便可以一直交換店里的其他書籍,也算是搭建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我們覺得很有意義。”羅琳說,開店之初他們就明白,這并不是一個賺錢的門道。然而,要維持書屋的運轉總得有收入,怎么辦?做文化活動、做分享會是他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羅琳說,身上流淌著文藝青年的血液,所以大學時候他們就經常參加一些分享會。但分享內容以及房子的裝修風格并不是他們所希望的,于是他們決定走自己喜歡的路線。44平方米被分割成客廳、臥室、廚房、陽臺、餐廳,成為他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不到10平方米的客廳只能容下8個人,“品酒師”、“茶藝師”、“醫生”等不同角色的人,在這里分享他們的技能、學識、生活,這個過程他們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書屋辦起活動后,老房也變得熱鬧起來,但是因為每期的收費僅僅只有35元茶水費,一個月下來也只有1500元的收入,書屋依然處于負支出的狀態。
“我平時就喜歡在廚房倒騰,忽然有一天想試試能不能自己做個千層蛋糕,沒有想到真的成功了。朋友品嘗后便慫恿我出售,我嘗試性在朋友圈發了消息,真的有人找我購買,確實很驚喜。”羅琳說,如今賣蛋糕的收入已經是他們全部的經濟來源,一個月1萬多元。驚喜不僅僅是蛋糕,還有鋼管舞。“只想報個班隨便學學,沒有想到成了教練。”
為了繼續運營書屋,他們不得不轉變成蛋糕微商。現在只有參加分享會時羅琳才會放下手機,過一會兒自己想要的生活。“書書(楊硯書)經常邊做蛋糕邊哭著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正是為了過想要的生活我們才要做蛋糕去維持生計。”羅琳說,開業2年,書屋聚集了2000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霧都陌生人,他們的故事讓他倆看見了新世界。
“也有人要給我們融資,但我們怕走得太快,忘了自己最初的方向。”羅琳說,新的一年,他們依然不忘初心,正努力尋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現在的店太小了,他們正在努力,但愿能在輕軌沿線租一個大一點的店鋪,事業朝他們預期方向發展。
編 輯:唐洪瓊????? ?
主 編:張 韜 陳長青
監 制:劉文婭 姜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