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張莎)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近日,由大渡口區建勝鎮建設的我市首個社區級“好人館”,試運行一段時間后在該鎮回龍橋社區正式開館。館內整理、介紹了100多件好人好事,方便周邊居民群眾參觀學習。
重慶日報記者在現場見到,“好人館”面積200多平方米,分設好人故事、好人好言、好人行動、好人文化等板塊,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集中展示中國好人、重慶好人、大渡口好人、建勝好人的感人事跡。館內醒目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雷鋒精神”的評價——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紛紛走進館內,感受崇德向善的正能量,館內幾位家住建勝鎮、近在咫尺的百姓明星的事跡最受大家關注。
“這是程伯伯,我鄰居。他天天清掃20幾家屋門口的垃圾,風雨無阻、分文不取。”一位阿姨引著一眾好姐妹來到介紹第一屆重慶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程柏樹事跡的展板前,驕傲地說道。
另一位參觀者同樣“有話要說”,向幾位朋友隆重推介“重慶好人”吳重江:“這是我們小區的‘茶哥’!困難群眾請他修東西,他一不收錢、二不收禮,頂多喝上一杯茶。你們說,他是不是好人?”
“好人館”推介的人物,來自于群眾、服務于群眾,有的見義勇為、奮不顧身,有的扶危濟困、奉獻愛心,有的尊老敬老、盡孝盡責,有的照顧病妻、不離不棄。專程從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趕來參觀的居民劉玉霞感嘆道:他們的先進事跡,都不算驚天動地,更多的是凡人善舉,可敬可佩可學。
大渡口區建勝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樂于助人的善心、好心,建設“好人館”,就是想通過榜樣的力量,把人們的善心、好心激發調動起來,引導大家付諸行動,做好事、當好人。
據了解,建勝鎮大力開展“好人建設”,迄今已公開表彰了771名“身邊好人”,包括“十佳168志愿者”“五好家庭”“好媳婦”等。下一步,該鎮將進一步完善好人激勵機制,每年評出兩名“身邊好人”。
編 輯:唐洪瓊????? ?
主 編:張 韜 陳長青
監 制:劉文婭 姜 海